[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輔助譯碼比特的Polar碼編譯碼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20062.4 | 申請日: | 2020-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935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海強;方毅仁;王留洋;孫友明;黎相成;覃團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3M13/13 | 分類號: | H03M13/13;H03M13/09;H03M13/2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向彬 |
| 地址: | 530000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輔助 譯碼 比特 polar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輔助譯碼比特的Polar碼編譯碼方法,在傳統的Polar碼譯碼的基礎上,引入輔助譯碼比特,構造一個輔助的Polar碼字以提高譯碼性能。輔助比特由信道選擇輔助窗口內的信息位決定。接收端如譯碼失敗,將進行二次譯碼嘗試。譯碼方案分兩階段進行:1)基于相同結構的擴展生成矩陣,將輔助譯碼比特譯出;2)結合譯出的輔助比特,對原碼字進行譯碼,提高譯碼成功率。仿真結果顯示,使用所提出方法進行譯碼,其譯碼性能明顯優于普通串行抵消(SC)譯碼方法;與兩種傳統的自動重傳請求(ARQ)方案相比,能分別獲1dB和1.9dB的性能增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通信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基于輔助譯碼比特的Polar碼編譯碼方法。
背景技術
Polar碼由Arikan提出(ARIKAN?E.Channel?polarization:A?Method?forConstructing?Capacity-Achieving?Codes?for?Symmetric?Binary-Input?MemorylessChannels[J].IEEE?Transactions?on?Information?Theory,2009,55(6):3051–3073.),是目前為止唯一能在理論上達到信道容量的信道編碼。當碼長N→∞時,一部分極化信道的容量C→1,因此理論上可以使得譯碼錯誤概率降至0。由于無限長的碼長在實際應用無法實現,因此研究者們的一個關注點是如何在有限的碼長下得到性能優秀的Polar碼。在現有的有限碼長譯碼算法中,循環冗余校驗輔助的串行抵消列表(CRC-aided?successivecancellation?list,CA-SCL)算法(TAL?I,VARDY?A.List?decoding?of?polar?codes[J].IEEE?Transactions?on?Information?Theory,2015,61(12):2213–2226.)可以提供比LDPC和Turbo碼更優的性能(陳國泰,張朝陽,張亮,等.系統極化碼的置信傳播譯碼性能分析[J].電訊技術,2016,56(8):839-84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大學,未經廣西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2006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復合固體電解質
- 下一篇:車險查勘的拍照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和可讀存儲介質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