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備大豆蛋白與碳酸鈣復合膠囊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19943.4 | 申請日: | 2020-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0024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4 |
| 發明(設計)人: | 隋曉楠;董亞博;蘭天;溫家煜;田然;王佳悅;張泰毓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L33/16 | 分類號: | A23L33/16;A23L33/185;A23P10/30;A23J1/14;A23J3/16;A23J3/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3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大豆蛋白 碳酸鈣 復合 膠囊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制備大豆蛋白與碳酸鈣復合膠囊的方法,屬于大豆蛋白產品開發領域,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制備大豆分離蛋白(2)制備碳酸鈣懸浮液(3)大豆分離蛋白與碳酸鈣靜電吸附微米顆粒的制備(4)利用谷氨酰胺轉氨酶對蛋白的交聯作用制備大豆蛋白與碳酸鈣復合膠囊,本發明明確了大豆分離蛋白與碳酸鈣靜電吸附后制備微米級膠囊的工藝,并且確定了制備完整的膠囊可以作為營養物質或藥物的運輸載體,該顆粒具有粒徑均一,低成本,操作便捷,分解條件溫和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大豆蛋白產品開發領域,主要涉及一種制備大豆蛋白與碳酸鈣復合膠囊的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針對特異性位點和延長藥物遞送的醫學以及生物技術的主要策略是,以納米和微載體的形式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隨著多層膠囊的日益普及,新型核心類型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碳酸鈣是一種越來越受歡迎的核心材料,在化學工業、生物、食品工業、環境科學、材料科學應用廣泛,但是碳酸鈣多用于聚合物膠囊的包埋材料,在蛋白方面應用較少,尤其是植物蛋白。
過飽和溶液中碳酸鈣的結晶由于其在地質、生物和材料科學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工業、技術、醫藥等諸多領域的廣泛應用而成為眾多研究的課題。大多數研究致力于闡明無機納米顆粒在飽和溶液中的形成。這不僅是由于對結晶過程的基本興趣,而且由于對工藝過程的要求。隨著多層膠囊的日益普及,新型核心類型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從此,碳酸鈣粒子也開始受到了關注。很多研究者研究了多孔碳酸鈣制備的無機粒子用于多層膠囊的制備。碳酸鈣具有三種形態的轉變,方解石,文石和球文石,最終轉變成具有特殊形貌的聚合的碳酸鈣微晶。通過這種簡單的方法得到的碳酸鈣微粒子是均勻的、大小均勻的、非聚集的、多孔的球體。
食物蛋白通過消化系統高度降解,皮膚通透性低。食品蛋白組裝成具有組織和設計結構的微粒已成為一個活躍的研究領域。大豆分離蛋白是一種營養價值豐富的食用蛋白資源,由于其較高的蛋白含量及優良的功能特性,目前已被廣泛地應用于食品加工,大豆中富含蛋白質,其蛋白質含量幾乎是肉、蛋、魚的二倍。而且大豆所含的蛋白質中人體“必需氨基酸”含量充足、組分齊全,屬于“優質蛋白質”。在合理膳食的今天,植物蛋白更加受到人們的關注。而谷氨酰胺轉氨酶的作用配合蛋白本身和碳酸鈣的作用,使蛋白包埋碳酸鈣形成的膠囊成為了一種較為穩定的結構。
本發明通過利用大豆分離蛋白與碳酸鈣靜電吸附形成膠囊,通過添加谷氨酰胺轉氨酶使得復合膠囊更加穩定,具有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具有優異的運載能力。這一發明可能對蛋白質作為運載材料的設計和制造,甚至對具有某些藥物的包裝和遞送都有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制備蛋白和碳酸鈣復合膠囊的方法,達到控制碳酸鈣的生成時間以及攪拌速度來改善復合膠囊的大小;優化蛋白在碳酸鈣上的包埋效果。實現復合膠囊粒徑大小均一;膠囊相較穩定的目的。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農業大學,未經東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1994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座椅用減震裝置
- 下一篇:一種噴灑農藥無人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