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顯微鏡的光學數據處理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19026.6 | 申請日: | 2020-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99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1 |
| 發明(設計)人: | 廖俊;姚建華;葉虎;葉靖雯 | 申請(專利權)人: |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21/24 | 分類號: | G02B21/24;G02B21/36;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強;杜維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顯微鏡 光學 數據處理 方法 裝置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基于顯微鏡的光學數據處理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該增強現實顯微鏡可以獲取與檢測對象相關聯的第一圖像,確定與該第一圖像相關聯的目標離焦量。該第一圖像是由上述檢測對象的光線通過物鏡以及變焦鏡頭后所得到的。該增強現實顯微鏡可以確定該目標離焦量對應的調焦信號,根據該調焦信號控制該變焦鏡頭校準該變焦鏡頭的焦距。該增強現實顯微鏡可以根據校準焦距后的變焦鏡頭,得到與該檢測對象相關聯的第二圖像。采用本申請實施例,可以實現自動化對焦,以提高采集到的圖像的清晰度。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顯微鏡的光學數據處理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高質量的圖像是人工智能對檢測對象進行算法分析和高效遠程共享的保障。目前的增強現實顯微鏡在采集檢測對象的圖像時,可以人工調整該增強現實顯微鏡的調焦旋鈕,以確保該增強現實顯微鏡相關聯的用戶可以在該增強現實顯微鏡的目鏡端觀察到比較清晰的圖像。
但是,由于人工調焦的方式往往依賴于使用該增強現實顯微鏡的用戶的視力(比如,屈光度)。因此,對于使用該增強現實顯微鏡觀察同一檢測對象的不同用戶(例如用戶A和用戶B)而言,必然會使人工調整后的該增強現實顯微鏡的聚焦的平面會不同。所以,雖然用戶A在該增強現實顯微鏡的目鏡端觀察到檢測對象的圖像是清晰的,但是對于用戶B而言,可能在該目鏡端所觀察到的檢測對象的圖像是模糊的。
此外,由于人眼所感受到的景深與該增強現實顯微鏡通過該增強現實顯微鏡中的圖像采集裝置所感受到的景深不同。例如,10倍物鏡下,人眼所感受到檢測對象的景深相對于該圖像采集裝置所感受到的景深更長。所以即便在該目鏡端觀察到檢測對象的圖像是清晰的,該圖像采集裝置所采集的圖像也不一定是清晰的。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顯微鏡的光學數據處理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可以實現自動對焦,以提高采集到的圖像的清晰度。
本申請實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種基于顯微鏡的光學數據處理方法,該方法包括:
獲取與檢測對象相關聯的第一圖像,確定與上述第一圖像相關聯的目標離焦量;上述第一圖像是由上述檢測對象的光線通過物鏡以及變焦鏡頭后所得到的;
確定上述目標離焦量對應的調焦信號,根據上述調焦信號控制上述變焦鏡頭校準上述變焦鏡頭的焦距;
根據校準焦距后的變焦鏡頭,得到與上述檢測對象相關聯的第二圖像。
其中,上述獲取與檢測對象相關聯的第一圖像,確定與上述第一圖像相關聯的目標離焦量,包括:
獲取位于增強現實顯微鏡的載物臺上的檢測對象的光線;上述增強現實顯微鏡包含物鏡、變焦鏡頭和圖像采集裝置;
將上述檢測對象的光線映射在上述物鏡上的圖像,確定為目標視野圖像;
在上述目標視野圖像映射至上述變焦鏡頭后,將上述圖像采集裝置從上述變焦鏡頭上所捕捉到的圖像,作為與上述檢測對象相關聯的第一圖像;
根據第一神經網絡模型確定與上述第一圖像相關聯的目標離焦量。
其中,上述方法還包括:
獲取與樣本對象相關聯的樣本圖像以及所述樣本圖像的實際離焦量;
從所述樣本圖像的實際離焦量中確定最小離焦量和最大離焦量,獲取與所述樣本圖像的實際離焦量相關聯的量化步長;
根據所述最小離焦量、所述最大離焦量以及所述量化步長,設置上述樣本圖像的標簽信息;上述標簽信息包含離焦量為非零的第一標簽信息和離焦量為零的第二標簽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1902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柔性生產基地
- 下一篇:車險人傷反欺詐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及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