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身份識別系統、方法及智能柜員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18292.7 | 申請日: | 2020-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228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梅福勇;張建民;宋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鈔科堡現金處理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20/40 | 分類號: | G06Q20/40;G06Q20/18;G07F7/10;G07F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譽威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孫彥斌;張相午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身份 識別 系統 方法 柜員機 | ||
1.一種智能身份識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身份識別系統包括:
客戶身份識別控制中心;
吸入式身份證識讀模塊,其與所述客戶身份識別控制中心相連接,所述吸入式身份證識讀模塊內部設置有射頻芯片識讀模塊和CIS傳感器,用于識讀身份證件芯片中的客戶信息并掃描身份證正反面圖像;
客戶操作顯示器,其與所述客戶身份識別控制中心相連接,所述客戶操作顯示器具備投射式電容觸摸和電磁式壓感觸摸功能;以及
攝像頭,其與所述客戶身份識別控制中心相連接,所述攝像頭用于拍攝客戶人臉圖像,所述客戶身份識別控制中心將所述攝像頭拍攝的客戶人臉圖像與身份證中提取的人臉圖像進行對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身份識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式身份證識讀模塊還包括:
進卡反射式傳感器,其設置于所述吸入式身份證識讀模塊的前端,當客戶身份證插入所述吸入式身份證識讀模塊中時,所述進卡反射式傳感器處于遮擋狀態;
傳送機構,其設置于所述吸入式身份證識讀模塊內部,用于傳送身份證,當所述進卡反射式傳感器處于遮擋狀態時,所述傳送機構被啟動,并將所述身份證傳送至射頻觸識讀區,所述射頻芯片識讀模塊設置于所述射頻觸識讀區內,用于通過射頻天線讀取所述身份證芯片的客戶信息,當所述客戶信息讀取完成后,所述身份證被傳送至后部掃描區域;以及
掃描開始位置傳感器和掃描結束位置傳感器,其分別設置于所述后部掃描區域的前后兩端,當觸發所述掃描開始位置傳感器遮擋信號時,所述CIS傳感器進入掃描模式,當所述掃描結束位置傳感器由遮擋變為無遮擋時,掃描結束。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身份識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式身份證識讀模塊還包括吞卡位置傳感器,其設置于所述吸入式身份證識讀模塊的后端,并且所述吸入式身份證識讀模塊還設置有備用電源及強制退證按鈕。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身份識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CIS傳感器為兩組,兩組所述CIS傳感器豎直布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身份識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戶身份識別控制中心為PC,并且所述吸入式身份證識讀模塊和所述攝像頭分別通過USB接口與所述PC連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身份識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身份識別系統還包括音頻控制系統,其包括兩組音頻系統,其中一組所述音頻系統包括揚聲器和陣列麥克風,另一組所述音頻系統包括話機和聽筒,兩組所述音頻系統分別連接在所述PC的兩個聲卡上,使得智能身份識別系統能夠通過所述音頻控制系統和所述攝像頭與客戶通話,以完成人工驗證。
7.一種智能身份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身份識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當客戶通過客戶操作顯示器辦理業務需要驗證身份信息時,進入客戶身份識別流程;
吸入式身份證識讀模塊接收客戶插入的身份證;
所述吸入式身份證識讀模塊識讀身份證件芯片中的客戶信息并掃描身份證正反面圖像;
將所述客戶信息和身份證正反面圖像傳送給客戶身份識別控制中心;
攝像頭現場拍攝客戶人臉圖像;
對客戶人臉圖像進行比對,根據比對結果判斷是否為客戶本人操作,如果判斷為本人操作,則初步驗證流程通過。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身份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客戶人臉圖像進行比對為本地比對或服務器比對;其中,本地比對具體為:所述客戶身份識別控制中心將所述攝像頭拍攝的客戶人臉圖像與身份證中提取的人臉圖像進行對比;所述服務器比對具體為:所述客戶身份識別控制中心將現場拍攝的人臉圖像和識讀的客戶信息上傳至服務端,由所述服務端做比對驗證,所述服務端根據辦理業務的類型決定是否進入人工驗證階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鈔科堡現金處理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未經中鈔科堡現金處理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1829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