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BP神經網絡的AT單線供電系統的故障測距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17660.6 | 申請日: | 2020-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4246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尹建斌;閆雪松;邢志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凱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10/06 | 分類號: | G06Q10/06;G06Q50/06;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興智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陳雅潔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濱***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bp 神經網絡 at 單線 供電系統 故障 測距 方法 | ||
1.一種基于BP神經網絡的AT單線供電系統的故障測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搭建由輸入層、隱含層、輸出層三個部分組成的BP神經網絡;
S2、定義BP神經網絡的參數;
S3、選取SS、AT、SP所內的數據輸入BP神經網絡,建立輸入與輸出的映射關系Y為故障距離測距結果;
S4、利用不同故障位置和故障類型的訓練樣本對BP神經網絡進行訓練;
S5、BP神經網絡訓練過程中,以輸出層的期望輸出與實際輸出構造誤差函數,通過對權重與閾值進行調整,使誤差函數逐漸減小,直到輸出的測距結果無限的趨近于正確值時,得到穩定的權重值和閾值并輸出;
S6、借助Matlab的函數得到BP神經網絡的權重值矩陣和閾值矩陣;
S7、將未訓練過的數據組成輸入矩陣,結合權重值矩陣和閾值矩陣,完成故障測距計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BP神經網絡的AT單線供電系統的故障測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輸入層包含15個AT單線系統的故障電量輸入位;定義隱含層共有k層,每層神經個數為15個;輸出層還有一個輸出,該輸出為輸入故障電量對應的故障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BP神經網絡的AT單線供電系統的故障測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定義BP神經網絡函數的具體步驟如下:定義BP神經網絡的傳遞函數為logsig;學習速率為0.06;最大訓練次數為10000次;訓練函數為trainlm;學習函數為learngdm,訓練所達到的誤差目標為:1e-30;性能函數采用mse函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BP神經網絡的AT單線供電系統的故障測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建立輸入與輸出的映射關系的具體方法如下:
S31、構建輸入層的輸入向量:
其中,為牽引變電所T線電流、F線電流、吸上電流、T線電壓、F線電壓;同理為AT所T線電流、F線電流、吸上電流、T線電壓、F線電壓;為分區所T線電流、F線電流、吸上電流、T線電壓、F線電壓;
S32、隱含層的每一個神經元包括四個參數,分別為輸入x、輸出y、閾值θ及影響權重w;第k-1層第i個神經元的輸出為第k層的第j個神經元輸入為閾值為若第i層有n個神經元,則四個參數之間的關系滿足:
S33、輸出層為測距結果,模擬量的數據輸入經由各層神經元完成傳遞,通過激勵函數f(x)作用后,求得輸出矩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BP神經網絡的AT單線供電系統的故障測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5中,得到權重值和閾值的具體方法如下:
S51、構件誤差函數:
其中,為對應神經元的期望輸出;
S52、為減小誤差函數,改變神經元之間的權重值:假設第k-1層第i神經元對第k層第j神經的相應權重值的改變量應正比于誤差函數最大的減小量,即誤差函數對權重值的負導數,二者關系如下:
將上述公式與步驟S32中的參數關系公式聯立,解出每次權重值與閾值的變化量如下所示:
其中,為第K層的算子;
S53、當K=m時,則
當K<m時,則
其中Z為第K層神經元個數,l為第K+1層的第l個神經元,m為輸出層所在層數;
S54、得到算子后,對每一層神經元的權重值與閾值進行調整,各層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權重值與未調整前關系如下所示:
其中t為修正的次數,μ為慣性系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凱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凱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1766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