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儲冷式即熱熱泵熱水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16832.8 | 申請日: | 2020-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5669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7 |
| 發明(設計)人: | 徐榮吉;李印實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建筑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H4/02 | 分類號: | F24H4/02;F24H9/20;F24H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楊媛媛 |
| 地址: | 10004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儲冷式即 熱熱 熱水器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儲冷式即熱熱泵熱水器。所述熱泵熱水器包括:冷水箱、主蒸發器、壓縮機、熱水換熱器。本發明通過主蒸發器吸收冷水箱內部的工質的熱量,通過熱水換熱器對洗浴用水采用熱交換的方式迅速加熱,在實現即熱的同時,避免了現有的熱泵熱水器熱水儲存過程中的能量損失,并且通過主蒸發器對冷水箱內工質的熱量的吸收,使冷水箱內的工質的溫度小于或等于環境溫度,可從環境中進行熱量的吸收,進一步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而且因為冷水箱內的工質溫不會因為室外環境的影響造成結霜現象,可適用于不同的季節。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熱泵熱水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儲冷式即熱熱泵熱水器。
背景技術
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生活熱水占據了日常用水的較大比例,熱水加熱裝置逐漸普及。目前常用的熱水器有四類,分別為電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燃氣熱水器和熱泵熱水器。其中電熱水器又分為兩類,儲熱電熱熱水器(包含熱水水箱)和即熱式電熱水器,通過加熱裝置,在通電條件下產生熱量來加熱水,同時通過溫度傳感器控制加熱的起停,從而實現對水溫的調控。電熱水器成本低,安裝簡單,使用方便。太陽能熱水器由太陽能集熱器、水箱以及輔助加熱部分組成,主要利用太陽輻射來產生熱水。太陽能熱水器安全清潔、運行能耗低。燃氣熱水器以燃氣為燃料,通過燃燒制備熱水。燃氣熱水器占地小,加熱迅速。熱泵熱水器,一般以空氣源為主,通過吸收空氣中的能量,利用熱泵技術,將水箱內的水加熱。
生活熱水中,洗浴熱水占據比例較大。在洗浴過程中,大量熱水攜帶熱量,直接排掉,造成了能源的浪費。
對于上述的儲熱電熱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和熱泵熱水器,都需要借助水箱來儲存熱水。而由于水箱保溫材料的限制,且水箱內儲存熱水溫高于環境溫度,水箱內熱水的熱量不斷散失到環境中,造成能量的浪費。
此外,每種熱水器都存在一定的技術弊端。對于電熱水器,從節能角度看,電熱水器能量利用效率小于1;從安全角度看,電熱水器的電熱裝置直接在水中進行加熱,很容易發生漏電和觸電事故。而對于即熱式電熱水器,額定加熱功率較高,一般大于3kW,過大功率的電負荷會使電線發熱,造成火災事故。太陽能熱水器,運行費率較低,而且其復雜的安裝維護程序以及其對太陽光的較大的依賴,使太陽能熱水器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特別是冬季和高寒地區,容易出現凍裂,整體可靠性較低。燃氣熱水器最大的優勢在于其可以實現即熱,但是,燃氣熱水器利用燃氣直接加熱熱水,燃氣屬于高品質燃料,而熱水屬于低品位熱,從熱力學第二定律角度看,也是一種能量的浪費。此外,燃氣熱水器由于排煙的需要,需要在特定位置安裝。空氣源熱泵熱水器,能量利用效率高,COP可以達到3~5。但是,如果冬季室外溫度過低,室外機容易結霜,使其效率下降,甚至不能運行。如何提供一種避免熱水儲存過程中能量損失,并適用于不同季節環境的熱泵熱水器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儲冷式即熱熱泵熱水器,以提供一種避免熱水儲存過程中的能量損失,并適用于不同季節環境的熱泵熱水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種儲冷式即熱熱泵熱水器,所述熱泵熱水器包括:冷水箱、主蒸發器、壓縮機、熱水換熱器;所述熱水換熱器內部設置有冷凝器;
所述冷水箱內灌裝有工質,所述主蒸發器設置在冷水箱內,所述主蒸發器的出口經過所述壓縮機與所述冷凝器的入口連接;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經過膨脹閥與所述主蒸發器的入口連接;
所述熱水換熱器的入水口與自來水管的出水口連接,所述熱水換熱器的出水口與混水閥的第一入水口連接,所述混水閥的第二入水口與自來水管的出水口連接,所述混水閥的出水口與淋浴噴頭連接。
可選的,所述主蒸發器在所述冷水箱內吸熱過程中,所述冷水箱內工質的相變率為20%-60%。
可選的,所述冷水箱為馬桶的水箱,所述馬桶的水箱內的工質為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建筑大學,未經北京建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1683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