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錐形套注塑模具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16667.6 | 申請日: | 2020-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6894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朱福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福英 |
| 主分類號: | B29C45/40 | 分類號: | 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郭曉鳳 |
| 地址: | 313012 浙江省湖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錐形 注塑 模具 機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錐形套注塑模具機構,包括機架,所述機架的頂板的中部頂面固定有中間支撐板,中間支撐板的頂面的中部固定有主支撐塊,中間支撐板的頂面的左部和右部均固定有豎直板,左側的豎直板的左側壁上固定有壓緊油缸,壓緊油缸的推桿穿過左側的豎直板并固定有推動板,推動板的右側壁上固定有壓緊板,壓緊板的右側壁的中部固定有模具塊,中間支撐板的頂面的中部固定有中間連接塊;它可以在外成型模具塊和模具塊分離后,通過推料油缸的推桿,將成型腔體中的物料推出,不會粘連,脫料效果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模具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錐形套注塑模具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圓錐形套體注塑模具中,其在注塑成型后,通過其中的內模移動后外模移動分開后,即可將注塑產品從內模和外模之間掉落,但有時候,其會粘附在外模的內腔體中,不容易掉落,此時,就需要人工將其卸下,非常麻煩,而且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錐形套注塑模具機構,它可以在外成型模具塊和模具塊分離后,通過推料油缸的推桿,將成型腔體中的物料推出,不會粘連,脫料效果好。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措施如下:
一種錐形套注塑模具機構,包括機架,所述機架的頂板的中部頂面固定有中間支撐板,中間支撐板的頂面的中部固定有主支撐塊,中間支撐板的頂面的左部和右部均固定有豎直板,左側的豎直板的左側壁上固定有壓緊油缸,壓緊油缸的推桿穿過左側的豎直板并固定有推動板,推動板的右側壁上固定有壓緊板,壓緊板的右側壁的中部固定有模具塊,中間支撐板的頂面的中部固定有中間連接塊,中間連接塊的左側壁的中部成型有安裝通槽,外成型模具塊插套在安裝通槽中并固定在中間連接塊上,外成型模具塊的外側壁壓靠在安裝通槽的內側壁上,壓緊板壓靠在外成型模具塊的左側壁上,模具塊插套在外成型模具塊的成型腔體中;
右部的豎直板的右側壁上固定有推料油缸,推料油缸的推桿穿過右部的豎直板的左側壁并固定有右推動板,右推動板的左側壁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均固定有推動桿,推動桿插套在外成型模具塊的右端的中部和右側壁的連接孔中,推動桿的左端固定有推動塊,推動塊插套在成型腔體的內側壁和右端壁面上成型有的安裝槽中,安裝槽與連接孔相通。
所述成型腔體的左端為柱形通孔,柱形通孔的右端成型有錐形孔部,所述模具塊包括柱形體,柱形體的右端成型有的錐形部組成,模具塊與成型腔體相配合。
所述模具塊的中部成型有貫穿通孔,貫穿通孔的左端伸出壓緊板的左側壁。
所述推動板的左側壁上固定有多個左導向桿,左導向桿插套在左部的豎直板上具有的導向通孔中。
所述導向通孔的內側壁上固定有導向套,左導向桿插套在導向套中。
所述右推動板的右側壁上固定有多個右導向桿,右導向桿插套在右側的豎直板上成型有的右導向通孔中。
所述右導向通孔的內側壁上固定有右導向套,右導向桿插套在右導向套中。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它可以在外成型模具塊和模具塊分離后,通過推料油缸的推桿,將成型腔體中的物料推出,不會粘連,脫料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福英,未經朱福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1666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