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矩陣連接的格子柜鎖的控制及反饋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16002.5 | 申請日: | 2020-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733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薛寧;常沖;周玉江;夏永強;孫瑋麗;王育寶;周秀建;王典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B47/00 | 分類號: | E05B47/00;E05B65/02;E05B65/52 | 
| 代理公司: | 青島智地領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肖峰 | 
| 地址: | 26651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矩陣 連接 格子 控制 反饋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矩陣連接的格子柜鎖的控制及反饋方法,涉及格子柜電控鎖的控制技術領域。一種基于矩陣連接的格子柜鎖的控制及反饋方法,位于同一行的格子柜鎖通過一條橫向總線連接控制單元,位于同一列的格子柜鎖通過一條豎向總線連接控制單元;每個格子柜鎖可以設有兩個接口,位于同一行的各個格子柜鎖通過一個接口連入橫向總線,位于同一列的各個格子柜鎖通過另一個接口連入豎向總線,每一行或每一列的各個格子柜鎖并聯接入相互交叉的兩條橫向總線和豎向總線。該基于矩陣連接的鎖控制及反饋方法用較少的線完成所有電控鎖的控制;由于接線較少,所以電路可靠性更高;后期如果出現問題,如某個鎖控制出現故障,排查更簡單,可維護性顯著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格子柜電控鎖的控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矩陣連接的格子柜鎖的控制及反饋方法。
背景技術
格子柜電控鎖以其便捷和安全性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快遞自動存取柜、自動售貨機、儲物柜、寄存柜、信箱柜等,現有的電控鎖接線原理是由一個鎖控板分別連接所有電控鎖,再由控制器連接鎖控板控制所有鎖的開關,這種接線方式需要每個鎖單獨連接到鎖控板。如圖1所示傳統電控鎖接線圖,若需要控制9個鎖的開關,每個鎖需要引兩條線到控制板,9個鎖共需要接18根線。優點是每個鎖的連接原理比較簡單,但這種連接方式僅僅適用于鎖較少的情況,如果格子柜的小格子較多,即需要控制的電控鎖較多時,連線將會非常復雜,后續如果遇到電路不通、需要進行故障排查等問題時,幾乎很難分清電路接線。
另外還有一種較新的連接方式是基于485連接的電控鎖控制方式,每個鎖預留四個端口,兩個用來接電源正負極,另外兩個接485連線,電源線用來供電,485接線用來傳遞開鎖信號,這種接線相對于傳統兩線控制開關電控鎖接線較簡單,但對鎖的要求較高,需要鎖內部加入芯片,用來解析485信號,這種控制方式無疑會增加很多成本,而且穩定性很低,由于每個鎖的都有總線地址,因此通用性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種通過優化接線電路,用較少的電路控制更多的鎖的基于矩陣連接的格子柜鎖的控制及反饋方法。
本發明具體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矩陣連接的格子柜鎖的控制及反饋方法,包括:
位于同一行的格子柜鎖通過一條橫向總線連接控制單元,位于同一列的格子柜鎖通過一條豎向總線連接控制單元。
優選地,每個格子柜鎖設有兩個接口,位于同一行的各個格子柜鎖通過一個接口連入橫向總線,位于同一列的各個格子柜鎖通過另一個接口連入豎向總線,每一行或每一列的各個格子柜鎖并聯接入相互交叉的兩條橫向總線和豎向總線。
優選地,每個格子柜鎖設有四個接口,位于同一行的格子柜鎖通過一個接口作為入口,接收輸入鎖的信號,一個接口作為出口,串接本行的下一個格子柜鎖,位于同一列的格子柜鎖通過一個接口作為入口,接收輸入鎖的信號,另一個接口作為出口串接本列下一個格子柜鎖。
優選地,每個格子柜鎖上設有兩個反饋接口,位于每一行的格子柜鎖的反饋接口串聯,每一列的格子柜鎖的反饋接口串聯。
優選地,在3*3電控鎖矩陣中,再通過六根連線獲取九個格子柜鎖的反饋信號。
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基于矩陣連接的格子柜鎖控制及反饋方法用較少的線完成所有電控鎖的控制;由于接線較少,所以電路可靠性更高;后期如果出現問題,如某個鎖控制出現故障,排查更簡單,可維護性顯著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傳統電控鎖接線方式;
圖2為基于矩陣連接的鎖連接方式;
圖3為基于矩陣連接的格子柜鎖連接預留兩對接口接線圖;
圖4為基于矩陣的格子柜鎖連接方式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1600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