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崩坡積高邊坡柔性處理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15712.6 | 申請日: | 2020-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421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徐建軍;殷亮;魏海寧;黃熠輝;么倫強;段偉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7/20 | 分類號: | E02D17/20;E02D5/74;E02D15/04;E02D5/3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韓小燕 |
| 地址: | 310014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崩坡積高邊坡 柔性 處理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種崩坡積高邊坡柔性處理結構,其特征在于:具有自上而下分級開挖的邊坡(8),對應每級邊坡(8)設有馬道(11);
沿所述馬道(11)布置有若干鋼管樁(1),鋼管樁(1)下端穿過地層不整合界線(12),鋼管樁(1)上端露出于馬道(11)上,所述馬道(11)上澆筑有與所述鋼管樁(1)結合的壓頂梁(2),所述邊坡(8)坡面上布置有框格梁(4),框格梁(4)下方經錨拉板(3)連接下方馬道(11)上的壓頂梁(2);
其中所述錨拉板(3)經若干預應力錨索(5)固定于邊坡(8)上,所述框格梁(4)經若干砂漿錨桿(7)固定于邊坡(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崩坡積高邊坡柔性處理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管樁(1)分成兩序跳樁施工,采用跟管鉆進,入巖深度大于等于1/3鋼管樁樁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崩坡積高邊坡柔性處理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管樁(1)沿管長方向鉆4個灌漿孔(16),梅花形布置,鋼管樁內部放置1束3L=12m的錨筋束(13)及1根Φ20mm注漿管(1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崩坡積高邊坡柔性處理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管樁(1)采用孔底返漿法注漿,鋼管樁端部與樁孔孔底距離10cm,注漿先稀后濃,根據吸漿量調整水灰比,最后用濃漿封孔,堵塞長度一般為10cm,注漿材料采用M30水泥砂漿(15),灰砂比為1:1,水灰比為0.38~0.45,注漿壓力0.3~0.5MPa,屏漿壓力0.5MPa,穩壓5~10min。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崩坡積高邊坡柔性處理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預應力錨索(5)接于所述錨拉板(3)的中心線上,長短間隔布置,長度控制在錨入基巖8m~10m的范圍,根據現場實際覆蓋層厚度調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崩坡積高邊坡柔性處理結構,其特征在于:對所述預應力錨索(5)進行注漿、張拉和鎖定,預應力錨索(5)按50%的設計張拉力張拉。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崩坡積高邊坡柔性處理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漿錨桿(7)設置于所述框格梁(4)的節點處。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崩坡積高邊坡柔性處理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格梁(4)、錨拉板(3)、壓頂梁(2)和鋼管樁(1)澆筑形成整體。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崩坡積高邊坡柔性處理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錨拉板(3)上預留有排水孔I(9)。
10.一種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所述崩坡積高邊坡柔性處理結構的施工方法如下:
自上而下分級開挖邊坡(8),開挖一級后支護一級;
沿馬道(11)方向布置鋼管樁(1);
鋼管樁(1)注漿;
邊坡(8)坡面上設置錨索孔(6)、砂漿錨桿(7)和邊坡排水孔II(10),并在錨索孔(6)內設置預應力錨索(5);
澆筑壓頂梁(2)、錨拉板(3)和框格梁(4),壓頂梁(2)、錨拉板(3)和框格梁(4)連接形成整體;
對預應力錨索(5)進行注漿、張拉和鎖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1571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平層入戶加裝電梯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風電葉片吊具吊裝位姿微調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