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治療骨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15126.1 | 申請日: | 2020-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440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明(設計)人: | 黨萬太;徐丹;周京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醫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716 | 分類號: | A61K36/716;A61P19/02;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峽;張娟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治療 骨關節炎 藥物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用途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藥物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備而成:骨碎補5?50份、補骨脂5?50份、淫羊藿5?50份、杜仲10?40份、狗脊10?30份、桑寄生10?45份、秦艽10?30份、川牛膝10?25份、獨活10?35份、紅花5?25份、甘草5?30份、土鱉蟲1?10份、伸筋草10?100份、威靈仙10?30份、雞血藤10?50、海風藤5?35份、乳香5?25份、沒藥5?25份、菟絲子10?30份、白芍10?35份、川木香5?35份。本發明提供了所述藥物的制備方法和用途。本發明組合物治療骨關節炎療效顯著,臨床應用前景優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骨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術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是多種因素引起關節軟骨纖維化、皸裂、潰瘍、脫失而導致的關節疾病,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年齡、肥胖、性別、種族、營養、骨密度、骨骼形態、運動、免疫、遺傳及關節軟骨代謝情況等多種因素有關。其特征性病理改變為關節軟骨的變性破壞。由于疾病的痛苦及其所導致的殘疾,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質量。據報道,到2020年,全世界范圍內OA將成為第四大致殘性疾病。
OA的發病關節多在膝、髖、手、肩等部位,最常患病的是膝關節,即膝骨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目前我國癥狀性KOA的患病率為8.1%,50歲以下人群發病率為5.2%,60歲以上已達11%,女性的患病率明顯高于男性,本病的致殘率可高達53%。OA患者的全球傷殘調整生命年在非傳染疾病中位居前十。
中醫學認為,OA屬“痹證”“骨痹”范疇,其中KOA被稱為“膝痹”。骨痹的病因多考慮為外感風邪,遇寒或受熱,加之濕邪偏盛,諸邪裹結,合而為痹。而素體骨髓虧虛,肌腠不能抵御邪氣,外邪乘隙入侵,是導致骨痹發生的內在因素。《素問·長刺節論篇》曰:“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酸痛,寒氣至,名曰骨痹。”根據患者平素體質的偏性,邪氣滯留于四肢,導致經脈不通,出現疼痛、腫脹等臨床表現。病程初期以邪實為主,正氣未虛,正邪交爭,疼痛腫脹較甚;病情日久,纏綿不愈,勞傷氣血津液,損及內臟,病情以虛為主,虛實夾雜。中醫治療骨痹講究辨證論治,旨在通過中草藥的配伍,以達到通絡止痛、補虛瀉實之功效。
治療OA的常用方藥包括:①以補腎活血為主的藥物,如補骨脂、桑寄生、黃芪、制川烏、制草烏、紅花、桃仁、川牛膝等;②以溫補腎陽為原則的方劑,如獨活寄生湯、右歸飲等。
中醫外治法是將藥物外用于患處或穴位,通過局部用藥及經絡連結,起到局部以及全身的治療作用。外治法治療OA的歷史悠久,應用廣泛。外用劑多由溫經散寒、祛濕消腫、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藥物組成。
目前市面上有外用藥神農鎮痛膏,可以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用于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腰背酸痛。其為三七、膽南星、白芷、狗脊、羌活、石菖蒲、防風、升麻、紅花、土鱉蟲、川芎、當歸、血竭、馬錢子、沒藥、樟腦、重樓、薄荷腦、乳香、水楊酸甲酯、冰片、丁香羅勒油、人工麝香、顛茄流浸膏、熊膽粉再加上輔料制成的外用膏藥。
開發更多、更有效的中藥組合物,制備成外用制劑,用于治療骨關節炎,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在臨床上具有優良的應用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治療骨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也提供了所述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和用途。
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骨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備而成:
骨碎補5-50份、補骨脂5-50份、淫羊藿5-50份、杜仲10-40份、狗脊10-30份、桑寄生10-45份、秦艽10-30份、川牛膝10-25份、獨活10-35份、紅花5-25份、甘草5-30份、土鱉蟲1-10份、伸筋草10-100份、威靈仙10-30份、雞血藤10-50份、海風藤5-35份、乳香5-25份、沒藥5-25份、菟絲子10-30份、白芍10-35份、川木香5-35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醫學院,未經成都醫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1512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