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刺龍芽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15022.0 | 申請日: | 2020-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115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夏永剛;沈宇;梁軍;匡海學 | 申請(專利權)人: | 夏永剛 |
| 主分類號: | A23F3/34 | 分類號: | A23F3/34;A61K36/25;A61P35/00;A61P3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元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98 | 代理人: | 余光軍;霍雪梅 |
| 地址: | 150000 黑龍江省哈爾濱***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刺龍芽 保健茶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刺龍芽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1)采摘刺龍芽的芽孢或嫩牙;(2)將刺龍芽的芽孢或嫩牙用沸水快速浸煮處理后取出浸于冷水中;(3)冷凍干燥,即得。本發明將刺龍芽的芽孢或嫩牙在沸水中進行短時間處理后進行冷凍干燥,將中藥傳統炮制燀法與現代冷凍干燥技術相結合,可以更好的保持刺龍芽的顏色,保留其含有的主要活性成分,去除異味,保持口感,所制備的刺龍芽保健茶色澤翠綠,泡出品完整美觀、形似美人松,口感郁香、后味甘甜,無腸胃刺激性和毒副作用;試驗證實,本發明提供的刺龍芽保健茶具有優異的抗氧化活性和確切的抑制腫瘤細胞增殖的活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涉及刺龍芽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屬于刺龍芽保健茶及其制作領域。
背景技術
刺龍芽為五加科楤木屬植物遼東楤木(Ara1ia elata)的嫩芽,是東北著名的山野菜,被譽為“天下第一山珍”,味道鮮美,且具有藥食兩用的特征。其味甘,性涼,歸肝經,具有益氣補腎,清熱除濕,鎮靜安神,活血止痛等功效。
刺龍芽中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和活性成分,如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維生素、黃酮類、三萜皂苷類以及多糖類成分,使其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脂、降血糖、保肝護肝、防癌抗癌等現代藥理作用,是一種藥食兩用的保健佳品。
現代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因素會使人體產生較多的自由基,如吸煙(二手煙)、酗酒、輻射、紫外線、環境污染、化學藥物的濫用(農藥、添加劑等)以及高度的精神壓力等等。而人體內產生過多的自由基會引發一系列嚴重的后果,加速細胞的衰老,引起多種疾病,如癌癥、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疾病、阿爾茲海默癥以及關節炎等等。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攝入足夠的抗氧化劑,就可以清除體內過多的自由基,延緩細胞的衰老以及相關疾病的發生。
癌癥目前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且往往早期不易被發覺,治療過程痛苦,治愈率極低。而在我國肝癌的致死率僅次于肺癌,是第二大癌癥殺手。肝細胞癌的形成原因比較復雜,原發性肝癌較多,是中國高發的,危害性極大的惡性腫瘤。所以除了正常的治療手段,能否發現天然產物中抗氧化、抗癌防癌的活性成分,尤其是低毒、腸胃刺激性小、方便日常飲用和攜帶的保健飲品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傳統綠茶的制作工藝繁復,將刺龍芽采用傳統的傳統綠茶的制作方法制備刺龍芽綠茶,不僅工藝繁雜,而且口感和色澤較差、有效成分也不能有效保留,導致其保健功效較差,有待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刺龍芽保健茶;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種制備刺龍芽保健茶的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之三是將所述的刺龍芽保健茶應用于制備抗腫瘤、抗氧化的保健制品。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刺龍芽保健茶的制作方法,包括:
(1)采摘刺龍芽的芽孢或嫩牙;(2)將刺龍芽的芽孢或嫩牙用沸水快速浸煮處理后取出浸于冷水中;(3)冷凍干燥,即得。
作為一種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步驟(1)中所述的刺龍芽的芽孢和嫩芽長度分別優選為5-6cm和8-9cm。
作為一種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步驟(2)中所述的沸水溫度為80-100℃。
作為一種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步驟(2)中所述的浸煮處理時間為10秒-3分鐘,優選10秒-60秒,更優選為20秒-60秒,最優選為30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夏永剛,未經夏永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1502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