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機構角度調節裝置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14586.2 | 申請日: | 2020-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4899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衛仁妹 | 申請(專利權)人: | 衛仁妹 |
| 主分類號: | B60N2/75 | 分類號: | B60N2/75;B60N2/22;B60N2/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封喜彥;胡晶 |
| 地址: | 20170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構 角度 調節 裝置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機構角度調節裝置,包括:外圈,與外圈同軸設置的內圈,外圈與內圈之間形成至少一個容置空間;鎖止組件,包括至少一組滾動體以及滑塊,滾動體組裝于容置空間內,外圈或內圈設有滑塊收容槽;容置空間包括楔形區域,一組滾動體分設于滑塊兩側,并通過連接件與所述滑塊連接;滑塊沿徑向方向運動,帶動至少一組滾動體分別進入楔形區域的限制端,從而鎖定外圈與內圈的相對轉動;相反的,滑塊帶動至少一組滾動體遠離所述楔形區域的限制端,則解除鎖定。通過楔形區域對滾動體的楔合作用實現對外圈、內圈的鎖定,本發明的機構角度調節裝置具有小尺寸,小重量,低噪音,易組裝,易于控制轉動,結構牢固,靈敏度高,鎖止反應迅速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構角度調節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汽車座椅扶手角度調節,靠背角度調節,以及座椅底座的旋轉調節。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汽車座椅的手動機構角度調節裝置都是由內齒圈和平齒滑塊組成,平齒滑塊里面有驅動的凸輪或者棘輪,結構復雜,間隙的存在造成實際操作中的噪音產生,穩定性差,使用久了,會有顫抖,噪音的問題,鎖止反應慢。
且,現有汽車座椅手動機構角度調節裝置尺寸大,重量大,抗扭力根據結構和材料的性能不同而不同,從2000Nm到4000Nm。當設計到4000Nm時,其尺寸、重量、成本就直線上升,對于座椅系統來說均有很大的壓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機構角度調節裝置,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外圈(2),與所述外圈(2)同軸設置的內圈(1),所述外圈(2)與所述內圈(1)之間形成至少一個容置空間(3);
鎖止組件(4),用于鎖定或解鎖所述外圈(2)與所述內圈(1)之間的相對轉動,所述鎖止組件(4)包括至少一組滾動體以及滑塊(41),所述一組滾動體包括兩個滾動體(42),軸向組裝于所述至少一個容置空間(3)內,所述外圈(2)或所述內圈(1)的徑向方向設有滑塊收容槽(21),允許所述滑塊(41)沿徑向運動;
驅動組件,用于驅動所述滑塊(41)的徑向運動;
其中,所述容置空間(3)包括至少一組楔形區域,每一組所述楔形區域包括兩個相對的楔形區域,所述兩個相對的楔形區域分設于所述滑塊(41)的兩側;每一所述楔形區域沿周向方向延伸,每一所述楔形區域包括限制端(32),所述限制端(32)沿徑向方向的尺寸在某一區域小于所述滾動體(42)的尺寸,所述楔形區域沿周向遠離所述限制端(32)的方向,其徑向空間尺寸增大至超過所述滾動體(42)的尺寸;
所述至少一組滾動體(42)分設于所述滑塊(41)兩側,分別通過連接件(43)與所述滑塊(41)連接;其中,
在所述滑塊(41)沿徑向方向運動,并帶動所述至少一組滾動體(42)分別進入所述至少一組楔形區域的限制端(32)時,鎖定所述外圈(2)與所述內圈(1),兩者不能相對轉動;
在所述滑塊(41)沿徑向方向運動,并帶動所述至少一組滾動體(42)遠離所述至少一組楔形區域的限制端(32),解除對所述外圈(2)與所述內圈(1)的鎖定,兩者能夠相對轉動。
本發明采用滾柱和楔形區域的楔合作用,實現鎖定外圈和內圈的相對轉動或者解鎖。所述外圈或所述內圈中的一個固定不轉動,滾柱滾動至楔形區域時,所述外圈或所述內圈的相對轉動被所述楔形區域的楔形面鎖死,從而實現對所述外圈或所述內圈的鎖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衛仁妹,未經衛仁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1458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背光控制裝置
- 下一篇:發夾狀熱交換管的移載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