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清水混凝土外加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13652.4 | 申請日: | 2020-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930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8 |
| 發明(設計)人: | 楊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二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4/42 | 分類號: | C04B24/42 |
| 代理公司: | 成都瑞創華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0 | 代理人: | 鄧瑞 |
| 地址: | 610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清水 混凝土 外加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清水混凝土外加劑,由以下組分組成:粉狀高嶺石型硅土1~5份、HPMA0.1~0.5份、水100份、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10~17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1份、聚乙烯基纖維素2~4份、二乙二醇單丁醚0.1~0.5份、有機硅消泡劑0.5~1份和廢舊輪胎橡膠顆粒10~30份;清水混凝土外加劑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將粉狀高嶺石型硅土和HPMA加入100份水中攪拌;S2:加入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乙烯基纖維素、二乙二醇單丁醚和有機硅消泡劑;S3:加入廢舊輪胎橡膠顆粒,充分攪拌混合后即得。本發明的外加劑成功解決了清水混凝土出現早期抗裂等級下滑和耐久性下滑的問題,維持了清水混凝土的整體性能,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外加劑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清水混凝土外加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混凝土外加劑是在攪拌混凝土過程中摻入,占水泥質量5%以下的,能顯著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學物質。混凝土外加劑的特點是品種多、摻量小,對混凝土的性能影響較大,具有投資少、見效快、技術經濟效益顯著的特點。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外加劑已越來越多地得到應用。
清水混凝土也稱裝飾混凝土,其澆置后,不在有任何涂裝、貼瓷磚、貼石材等材料,直接表現混凝土原本顏色,向清水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劑是目前清水混凝土澆置的常用手段,由于清水混凝土的性能要求要高于傳統鋼筋配筋混凝土的要求,因此,除混凝土基本組分外,外加劑的種類和加入量是直接影響清水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因素。
混凝土外加劑常用的主要是萘系高效減水劑,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和脂肪族高效減水劑,這些混凝土外加劑應用于清水混凝土時,最終得到的清水混凝土會出現表面氣泡較多,麻面、蜂窩、色差嚴重等表觀質量問題,因此,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劑不能直接用于清水混凝土中,而關于專門針對清水混凝土用的外加劑的研究,目前還缺乏系統研究,并且,現有研究都主要集中在如何優化清水混凝土與外加劑配合比和如何改善清水混凝土的工作性,對外加劑如何提高清水混凝土的耐久性方面缺乏研究,而我國現有的清水混凝土建筑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微裂紋多、抗裂等級下滑和耐久性較差,因此,亟需開發出一種能夠保證清水混凝土抗裂等級和耐久性的并且能夠適用于清水混凝土的外加劑。
關于外加劑對清水混凝土的影響,中國論文《外加劑對機制砂清水混凝土性能的影響》較為詳細地論述了減水劑、引氣劑、增粘劑和減縮劑單獨使用以及復配時,對清水混凝土性能的影響,并得到了一種適合機制砂清水混凝土(西南地區合格的天然砂缺乏,一般采用機制砂)的外加劑,摻入0.2‰引氣劑、1.0‰減縮劑和2.0‰增粘劑,制備的混凝土粘聚性、勻質性好,色澤均勻、表觀質量優異,微結構致密,28d干燥收縮率<250×10-6,早期抗裂等級達IV,耐久性好。
然而,在實際應用時發現,根據該文獻所得到的清水混凝土建筑,雖然初檢時能夠達到合格要求,但是在3個月后,清水混凝土建筑依然會出現微裂紋,進而導致清水混凝土建筑出現早期抗裂等級下滑和耐久性下滑的問題,因此,我們提供一種清水混凝土外加劑及其制備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的在于提供一種清水混凝土外加劑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清水混凝土抵抗熱脹冷縮內應力能力較差,清水混凝土表面微裂紋產生較多以及清水混凝土早期抗裂等級下滑和耐久性下滑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清水混凝土外加劑,由以下組分組成:粉狀高嶺石型硅土1~5份、HPMA(水解聚馬來酸酐)0.1~0.5份、水100份、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10~17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1份、聚乙烯基纖維素2~4份、二乙二醇單丁醚0.1~0.5份、有機硅消泡劑0.5~1份和廢舊輪胎橡膠顆粒10~30份。
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水混凝土外加劑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二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二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1365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