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690MPa級抗震耐蝕耐火中板鋼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013530.5 | 申請日: | 2020-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010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學敏;魏露杰;季曉旻;劉鵬程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C38/02 | 分類號: | C22C38/02;C22C38/06;C22C38/42;C22C38/44;C22C38/46;C22C38/48;C22C38/50;C22C38/58;C21D8/02;C21D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華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690 mpa 抗震 耐火 中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一種690MPa級抗震耐蝕耐火中板鋼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學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為:0.03%~0.10%C、0.20%~0.35%Si、Mn:1.50%~1.80%、Cr:0.20%~0.60%、Mo:0.20%~0.60%、Nb:0.02%~0.10%、V:0.02%~0.08%、Ti:0.02%~0.04%、Ni:1.00%~1.80%、Cu:1.00%~1.50%、Al:0.02%~0.04%、S≤0.005%、P≤0.010%、余量Fe及不可避免雜質(zhì),經(jīng)一定條件的熱軋及熱處理工藝后,中板鋼的室溫屈服強度≥690MPa,延伸率≥18%,屈強比≤0.85,Akv(?40℃)/J≥200J。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690MPa級抗震耐火中板鋼及制造方法,屬于高強度低合金鋼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各大鋼鐵公司研制與生產(chǎn)的抗震耐火鋼,強度級別主要以345MPa及460MPa為主,雖有報道一些耐火耐候抗震建筑用鋼達到了高強度,但綜合考慮其他性能仍難以滿足越來越多的高層、超高層建筑及大型鋼結構的需求。
如經(jīng)檢索,中國專利申請?zhí)朇N 103695773 A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耐火耐候抗震建筑用鋼,其化學成分(按重量百分比)為:C:0.051%~0.155%、Si:0.2%~0.60%、Mn:1.82%~2.55%、P:≤0.008%、S:≤0.002%、Nb:0.081%~0.090%、Ti:0.010%~0.025%、Mo:0.41%~0.60%、W:0.08%~0.10%、Mg:0.0071%~0.0095%、O:0.0010%、余量為Fe及不可避免雜質(zhì)。該專利文獻涉及鋼材強度為690MPa,其特征在于:添加Sb:0.08%~0.10%或Zr:0.08%~0.12%、S:≤0.001%。采用熱軋成型技術,軋后未熱處理,其低溫韌性僅為-20℃的韌性,不滿足-40℃的低溫韌性的要求。
又如中國專利申請?zhí)朇N 103710622A的專利文獻公開了屈強強度690MPa級低屈強比抗震鋼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學成分(按重量百分比)為:C:0.05%~0.13%、Si:0.00%~0.50%、Mn:1.50%~2.50%、P:<0.012%、S:<0.006%、Mo:0.15%~0.50%、Nb:0.02%~0.12%、V:0.00%~0.15%、Ti:0.01%~0.025%、B:0.0010~0.0030%、Al:0.01~0.06%余量為Fe及不可避免雜質(zhì)。該專利文獻涉及鋼材強度為690MPa,其特征在于:添加Cu:0.00%~0.80%或Cr:0.00%~0.50%、Ni:0.00%~1.00%,并且采用DQ的熱軋工藝,軋后采用720-800℃的水淬+620-700℃的回火處理,強度級別為690MPa但不滿足耐火性能的要求。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690MPa級高強度抗震耐火建筑用鋼及制造方法。這種鋼具有優(yōu)良的力學性能:屈服強度≥690MPa,延伸率≥18%,屈強比≤0.85,600℃高溫屈服強度(保溫3h)大于2/3室溫屈服強度(≥460MPa),并且具有良好的低溫沖擊韌性,Akv(-40℃)/J≥200J,滿足高層、超高層建筑及大型鋼結構的需求。
本發(fā)明提供的高強鋼,其化學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為C:0.03%~0.10%、Si:0.20%~0.35%、Mn:1.50%~1.80%、Cr:0.20%~0.60%、Mo:0.20%~0.60%、Nb:0.02%~0.10%、V:0.02%~0.08%、Ti:0.02%~0.04%、Ni:1.00%~1.80%、Cu:1.00%~1.50%、Al:0.02%~0.04%、S≤0.005%、P≤0.010%、余量為Fe及不可避免雜質(zhì)。其中Nb+V+Ti:≤0.12%,Cr+Mo:≤1.00%,Cu/Ni:≤1.0。
本發(fā)明中的合金元素的作用及含量依據(jù)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科技大學,未經(jīng)北京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1353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智能印章號碼機
- 下一篇:一種炒爐與蒸汽發(fā)生器一體式節(jié)能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