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拱壩與基巖連接的半徑向開挖拱端結構及其開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13503.8 | 申請日: | 2020-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4207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金良;楊順群;王惠芹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7/12 | 分類號: | E02B7/12;E02B8/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劉琳 |
| 地址: | 450003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拱壩 基巖 連接 半徑 開挖 結構 及其 方法 | ||
1.一種拱壩與基巖連接的半徑向開挖拱端結構,它包括拱壩(1)和設置在拱壩(1)的兩個拱端(2)的拱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壩的拱壩中心線(1.1)與兩端拱座(2)相交形成中心接觸點;所述拱壩的上游側(1.2)與兩端拱座(2)相交形成上游接觸點,所述中心接觸點與上游接觸點的之間,拱壩(1)和拱座(2)形成的接觸面為第一圓弧面(1.3);所述第一圓弧面(1.3)與拱壩中心線(1.1)的徑向線相切;所述拱壩的下游側(1.4)與拱座(2)的接觸面向下延長且該延長的端點與所述拱壩的下游側(1.4)的加厚起點連接形成第二圓弧面(1.5);所述第二圓弧面(1.5)與拱壩中心線(1.1)的徑向線相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拱壩與基巖連接的半徑向開挖拱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圓弧面(1.3)的半徑R1為1-2倍的拱冠厚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拱壩與基巖連接的半徑向開挖拱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圓弧面(1.3)的起點與終點連成的直線與所述拱壩中心線(1.1)的徑向線之間的夾角α為5-1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拱壩與基巖連接的半徑向開挖拱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圓弧面(1.3)的起點與終點連成的直線與所述拱壩中心線(1.1)的徑向線之間的夾角α為1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拱壩與基巖連接的半徑向開挖拱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圓弧面(1.5)的加厚起點距拱端(2)的垂直距離為0.5-1倍的拱冠厚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拱壩與基巖連接的半徑向開挖拱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圓弧面(1.5)的半徑R2為2-3倍的拱冠厚度。
7.一種上述權利要求1所述拱壩與基巖連接的半徑向開挖拱端結構的開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根據拱座的地質條件選擇拱壩(1)和拱端(2)的位置;
2)結合拱壩(1)的受力狀態,選擇拱端半徑向開挖的位置及圓弧半徑;
3)設置半徑向開挖的夾角;
4)對拱壩的下游面采用圓弧加厚方法,改善拱壩下游面受力狀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拱壩與基巖連接的半徑向開挖拱端結構的開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拱端半徑向開挖的位置為拱壩中心線,第一圓弧面(1.2)的半徑為1-2倍的拱冠厚度。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拱壩與基巖連接的半徑向開挖拱端結構的開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半徑向開挖的夾角為5-15°。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拱壩與基巖連接的半徑向開挖拱端結構的開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第二圓弧面(1.5)的加厚起點距拱端的垂直距離為0.5-1倍的拱冠厚度,第二圓弧面(1.5)的半徑為2-3倍的拱冠厚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1350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時間藥盤試驗的跌落裝置
- 下一篇:一種松材線蟲病疫木及其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