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外壁部件以及建筑物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13330.X | 申請日: | 2020-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348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9 |
| 發明(設計)人: | 廣田知生;松井博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住友化學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E04C2/52 | 分類號: | E04C2/52;E04C2/284;F28D2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周宏志;張青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壁 部件 以及 建筑物 | ||
提供外壁部件以及具備該外壁部件的建筑物,在與室外的氣溫的變動無關地通過冷暖氣設備恒定地保持室內的溫度時,能夠減小向室內的流入流出熱量,降低冷暖氣能量。在室外側隔熱層與室內側隔熱層之間具有蓄熱層,通過下式(3)表示的R為0.20以下。R=2(R1-0.5)2+(R2-1)2+(R3-0.55)2 (3)在式(3)中,R1通過下式(1)表示。R1=(Tb/Kb)/(Ta/Ka+Tb/Kb) (1)Ka是室外側隔熱層的熱傳導率,Ta是室外側隔熱層的厚度,Kb是室內側隔熱層的熱傳導率,Tb是室內側隔熱層的厚度。R2是蓄熱層在15℃至40℃的溫度范圍內的潛熱量與在-10℃至60℃的溫度范圍內的潛熱量之比。R3=L5/L20 (2)。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外壁部件以及具備該外壁部件的建筑物。
背景技術
以往,為了兼顧室內舒適性的確保和冷暖氣能量的節能化,建筑物的高隔熱化得到發展。然而,若僅使用隔熱材料欲使外壁具有充分的隔熱性,則存在外壁過厚這一問題。因此,近年來,提出了一種外壁,通過使潛熱存儲材料與隔熱材料組合,利用晝間·夜間的溫度差來緩和室內等的溫度變化,提高節能性能。
例如,在非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如下內容,即:包含潛熱存儲材料層和位于比該潛熱存儲材料層靠室外側的隔熱材料、而在比該潛熱存儲材料層靠室內側不包含隔熱材料的外壁所包圍的房間,相比不包含潛熱存儲材料層的外壁所包圍的房間,室內的溫度變化較小。
另外,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一種外壁,在室外側配置有隔熱材料,在室內側配置有蓄熱材料。還記載了,為了通過蓄熱材料抑制夏季晝間的室溫上升,需要在室內側配置蓄熱材料,在比蓄熱材料靠室內側絕對不配置隔熱材料。
在所述現有技術文獻所記載的技術中,均通過將蓄熱材料配置于比隔熱材料靠室內側,來提高節能性能。
另外,在專利文獻2中記載了一種隔熱面板,為了防止在隔熱面板內產生結露,在蓄熱層的兩側層疊有隔熱層。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61-12235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9-1747141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1:日本建筑學會技術報告集第22卷第52號,1027-1030
近年來,尋求一種在室內的溫度通過冷暖氣設備而被連續保持為恒定的情況下使節能性能提高的外壁部件。
然而,對于上述現有技術文獻所記載的外壁,雖然具有抑制室內溫度伴隨室外的氣溫的變動而變動的效果,但發現該外壁中的蓄熱材料僅在溫度變動的環境下發揮功能,而對于在室內的溫度通過冷暖氣設備而被連續保持為恒定的情況下是否起到節能化效果并未記載。
另外,在上述現有技術文獻中,對于在與晝夜間以及日間變化的室外的氣溫無關而通過冷暖氣設備恒定地保持室內溫度的情況下抑制來自外部的熱流出入,其結果是,針對為了降低冷暖氣能量從而蓄熱材料應保有哪種潛熱特性,則完全沒有記載。
在該狀況下,本發明人發現,通過在具有蓄熱層、以及位于該蓄熱層的室內側和室外側這兩側的隔熱層的外壁部件中,通過在該外壁部件中的特定位置配置蓄熱層,并且使蓄熱層為具有特定的潛熱特性的蓄熱層,則能夠解決上述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外壁部件以及具備該外壁部件的建筑物,在與室外的氣溫的變動無關而通過冷暖氣設備將室內的溫度保持為恒定時,能夠減小向室內的流入流出熱量,降低冷暖氣能量。
本發明提供以下內容。
[1]一種外壁部件,其中,在室外側隔熱層(A)與室內側隔熱層(B)之間具有蓄熱層,通過下式(3)表示的R為0.20以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住友化學株式會社,未經住友化學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1333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