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致動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13031.6 | 申請日: | 2020-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2556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7 |
| 發明(設計)人: | 山口雅史;柳田悅豪;河野尚明;山中哲爾;田中篤;難波邦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電裝 |
| 主分類號: | F16H1/20 | 分類號: | F16H1/20;F16H55/06;F16H55/17;F16H57/021;F16H57/023;F16K31/04;F16K31/53;H02K7/116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陳珊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致動器 | ||
1.一種致動器,其構造為驅動增壓器(24)的增壓控制閥(19),所述致動器包括:
電動馬達(36);
輸出軸(26);以及
減速器(37),其構造為在減小從所述電動馬達(36)輸出的旋轉的速度之后將從所述電動馬達(36)輸出的所述旋轉傳遞到所述輸出軸(26),其中:
所述減速器(37)具有多個齒輪,所述多個齒輪包括接合至所述輸出軸(26)的輸出齒輪(54);
所述多個齒輪還包括復合齒輪(53)的金屬齒輪(62)和樹脂齒輪(63),所述金屬齒輪和所述樹脂齒輪分別形成為大直徑齒輪和小直徑齒輪并且一起集成為單件;以及
所述輸出齒輪(54)是樹脂齒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致動器,包括:
磁通量感測裝置(65),其構造為通過使用磁通量來感測所述輸出軸(26)的旋轉角度;以及
磁通量發生器(66、67),其安裝到所述輸出齒輪(54)并構造為產生所述磁通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致動器,其中,所述復合齒輪(53)的所述樹脂齒輪(63)與所述輸出齒輪(54)嚙合。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致動器,其中,所述多個齒輪中除了所述輸出齒輪(54)以及所述復合齒輪(53)的與所述輸出齒輪(54)嚙合的所述樹脂齒輪(63)之外的其余每個齒輪均是金屬齒輪。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致動器,其中:
所述多個齒輪包括多個金屬齒輪以及多個樹脂齒輪;
所述多個金屬齒輪包括所述復合齒輪(53)的所述金屬齒輪(62);
所述多個樹脂齒輪包括所述復合齒輪(53)的所述樹脂齒輪(63)以及所述輸出齒輪(54);
所述多個金屬齒輪中的每個與所述多個金屬齒輪中的另一個嚙合;以及
所述多個樹脂齒輪中的每個與所述多個樹脂齒輪中的另一個嚙合。
6.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致動器,其中,所述復合齒輪(53)的所述金屬齒輪(62)具有接觸表面(62d),所述接觸表面位于所述金屬齒輪(62)的多個大齒輪齒的徑向內側上并構造為接觸所述復合齒輪(53)的所述樹脂齒輪(63)的樹脂。
7.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致動器,還包括支撐所述復合齒輪(53)的軸(61),其中,所述復合齒輪(53)的所述樹脂齒輪(63)具有接收所述軸(61)的中心孔(53h),所述軸(61)可旋轉地支撐所述復合齒輪(53)的所述樹脂齒輪(63)。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致動器,還包括:
殼體(41),其在所述殼體(41)的內部接收所述電動馬達(36)、所述輸出軸(26)以及所述減速器(37);以及
殼蓋(42),其安裝至所述殼體(41)以覆蓋所述殼體(41)的所述內部,其中所述軸(61)的一個端部部分固定至所述殼體(41),且所述軸(61)的另一端部部分由所述殼蓋(42)支撐。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致動器,其中,對于所述復合齒輪(53)的兩個端表面而言,所述兩個端表面沿所述軸(61)的軸向方向彼此相反并且構造為分別接觸所述殼體(41)和所述殼蓋(42),所述兩個端表面中的位于所述復合齒輪(53)的所述金屬齒輪(62)所放置于的一軸向側上的一個端表面(63f)形成于所述復合齒輪(53)的所述金屬齒輪(62)的多個大齒輪齒的齒根圓直徑的范圍內;并且所述復合齒輪(53)的所述兩個端表面中的位于所述復合齒輪(53)的所述樹脂齒輪(63)所放置于的另一軸向側上的另一端表面(63e)形成于所述復合齒輪(53)的所述樹脂齒輪(63)的多個小齒輪齒的齒根圓直徑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電裝,未經株式會社電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1303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致動器
- 下一篇:實時增材制造過程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