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種子襁褓及其育種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13028.4 | 申請日: | 2020-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4946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君武;鐘培金;雷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大源生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C1/06 | 分類號: | A01C1/06;A01G22/00;A01G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37 江蘇省南京市秦***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種子 襁褓 及其 育種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種子襁褓及其育種方法,可用于生態修復模塊中種子的培育,屬于生態修復技術領域。一種種子襁褓由可溶性襁褓保護套、育種環境層和育種核心層組成,育種環境層由保水劑和益生菌生物肥復合混合而成,位于可溶性襁褓保護套內部下半層,育種核心層由植物纖維和種子混合組成,位于可溶性襁褓保護套內部上半層。本發明能確保種子得到充分的營養和生長環境,出苗期短,成活率高,實現均勻覆綠,保水性能好,種子的發育由此不受周圍天氣的影響,種子在襁褓中出苗能夠確保其生長方向基本全部朝著指定方向生長,覆蓋面可人為控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種子襁褓及其育種方法,可用于生態修復模塊中種子的培育,便于提高生態修復模塊的制作效率,屬于生態修復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破損山體、陡坡巖石光面處往往有大量山石裸露,既影響美觀,也不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態保護,因而,對破損山體、陡坡巖石光面進行綠化修復近年來受到了各級政府部門和園林綠化、交通建設等相關企業的高度關注,應運而生的是采用不同的客土噴播進行修復。但目前的客土噴播附著力較低,一般只適用于掛網客土噴播技術,即需要先在邊坡上錨固金屬網、鋼筋網或高強塑料三維網中的一種,然后采用壓縮空氣噴槍將混合好的客土噴射到坡面上,再在其上噴射植被種子,通過植被發達的根系和網體的緊密結合,對坡面達到防護的目的。此方法掛網過程較為繁瑣,噴播時需將噴播設備及噴播土等運至現場,在現場尚需電力供應等,操作較為繁瑣,給現場施工帶來不便。因而,發明新型生態修復技術十分必要。CN106703051A公開了一種坡面巖體快裝生態模塊及其制作方法、CN108739256A公開了一種快裝型底部柔性可變的生態種植模塊及其制備方法,公開的生態模塊種植技術可有效克服傳統的客土噴播技術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實現對不同山體陡坡巖石光面進行快速生態覆綠修復。使用生態種植模塊時,需將種子提前播撒在模塊內部,或將種子提前孕育成秧苗,然后移栽到模塊中。前者容易造成種子在模塊中分散不均勻,成長方向不確定,既容易造成死苗,同時很難實現均勻覆綠,另外在播撒過程中種子損失率較大;后者程序較復雜,種植周期長,人力物力浪費嚴重,同時秧苗在移栽過程中容易出現死苗現象,成活率受到限制。因而,發明一種種子襁褓及其育種方法,克服上述不足,十分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基于上述問題,提出的種子襁褓及其育種方法,可實現生態修復模塊中種子的快速及高成活率的培育。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種子襁褓由可溶性襁褓保護套、育種環境層和育種核心層組成,育種環境層由保水劑和益生菌生物肥復合混合而成,位于可溶性襁褓保護套內部下半層,育種核心層由植物纖維和種子混合組成,位于可溶性襁褓保護套內部上半層。
所述的可溶性襁褓保護套由明膠、聚乙烯醇或淀粉成膜后壓制而成有底中空圓柱結構,內徑2-6mm,高度6-12mm。
所述的植物纖維為麻纖維、農作物秸稈纖維、木纖維或棕絲中的一種,長徑比為10-20∶1。
所述的保水劑為聚丙烯酸鈉保水劑或聚丙烯酸鉀保水劑中的一種。
所述的益生菌生物肥為枯草芽孢桿菌生物肥、根瘤菌生物肥或光合菌生物肥中的一種。
一種種子襁褓的育種方法,其過程為:
(1)按重量比100∶80-120∶10-20∶110-130分別稱取植物纖維、保水劑、益生菌生物肥及種子;
(2)將保水劑、益生菌生物肥混合均勻;
(3)將保水劑及益生菌生物肥混合物添加到可溶性襁褓保護套中,形成育種環境層;
(4)將植物纖維和種子混合均勻,然后加入到可溶性襁褓保護套中,并覆蓋在育種環境層上,形成育種核心層;
(5)將一種種子襁褓底部朝下,將一種種子襁褓0.8-0.9倍高度埋入土壤中,剩余部分裸露在土壤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大源生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大源生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1302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