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投影模組、識別裝置及移動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11869.1 | 申請日: | 2020-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066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志;毛信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昌歐菲生物識別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B15/02 | 分類號: | G03B15/02;G02B17/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朱志達 |
| 地址: | 330029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投影 模組 識別 裝置 移動 終端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投影模組、識別裝置及移動終端。投影模組包括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第一反射件設有至少兩個,包括第一入射部和第一出射部。光線從第一入射部進入第一反射件,發生至少一次反射后,從第一出射部射出。第二反射件包括第二入射部和第二出射部,第二出射部設有多個第二出光孔。從第一出射部射出的光線經第二入射部進入第二反射件,發生至少一次反射后經第二出光孔投射形成多個光斑。第一擋板設于第一反射件內,用于阻止光線直接從第一入射部到達第一出射部。第二擋板設于第二反射件內,用于阻止光線直接從第二入射部到達第二出光孔。上述投影模組形成的光斑于單位面積上的數量多,滿足遠距離結構光成像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學投影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投影模組、識別裝置及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目前,在3D成像中常用結構光成像技術獲取物體的深度信息。即利用投射器產生多個光斑照射到物體表面,隨后利用接收器接收從物體表面反射回來的帶有特征信息的光斑,并對反射回來的光斑進行分析得到物體的深度信息。但是目前利用結構光成像技術獲取物體表面深度信息的方法僅在較短的距離時有效,無法滿足遠距離物體深度信息的獲取。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結構光成像技術無法獲取遠距離物體深度信息的問題,提供一種投影模組、識別裝置及移動終端。
一種投影模組,包括:
第一反射件,所述第一反射件設置有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反射件包括第一入射部和第一出射部,所述第一出射部設有至少一個第一出光孔,所述第一反射件內形成有第一反射腔,光線從所述第一入射部進入所述第一反射腔內,并在所述第一反射腔內發生至少一次反射,所述第一反射腔反射的光線從所述第一出光孔射出;
第二反射件,包括第二入射部和第二出射部,所述第二入射部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入光孔,所述第二出射部設有多個第二出光孔,所述第二反射件內形成有第二反射腔,所述第一出光孔與所述第二入光孔相導通,從所述第一出光孔射出的光線經所述第二入光孔進入所述第二反射腔內,并在所述第二反射腔內發生至少一次反射,所述第二反射腔反射的光線經所述第二出光孔投射形成多個光斑;
第一擋板,設于所述第一反射腔內,所述第一擋板用于阻止光線直接從所述第一入射部到達所述第一出光孔;以及
第二擋板,設于所述第二反射腔內,所述第二擋板用于阻止光線直接從所述第二入光孔到達所述第二出光孔。
上述投影模組,在所述第一擋板的作用下,進入所述第一反射腔的光線在所述第一反射腔內發生至少一次反射后從所述第一出光孔射出,經所述第二入光孔進入所述第二反射腔。接著在所述第二擋板的作用下,光線在所述第二反射腔內發生至少一次反射后,經所述第二出光孔投射形成光斑。通過設置第一反射腔和第二反射腔依次對光線進行反射,使反射后的光線能夠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一反射腔和所述第二反射腔內,從而使所述投影模組最終投射出的光斑具備均勻的亮度。并且,由于所述第一反射件的數量大于所述第二反射件,經多個所述第一反射腔反射后的光線均進入所述第二反射腔內進行反射,使到達所述第二出射部的光線足夠密集。因此,當所述第二出光孔的數量足夠多時,到達每個所述第二出光孔的光線也均能投射形成光斑,使經所述投影模組投射形成的光斑于單位面積上的數量足夠多,滿足遠距離的結構光成像需求。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出光孔與所述第二入光孔的數量相等,且所述第一出光孔與所述第二入光孔一一對應;或
所述第一出光孔的數量大于所述第二入光孔的數量,一個所述第二入光孔對應一個或多個所述第一出光孔。使所述第一出光孔與所述第二入光孔一一對應,有利于第一出光孔與第二入光孔無縫隙的對接,減少光線的損耗。而使一個第二入光孔對應多個第一出光孔,需要開設的第二入光孔更少,在加工上更加簡便。如此設置,可根據實際條件進行選擇,提升所述投影模組中元件安裝的靈活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昌歐菲生物識別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南昌歐菲生物識別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1186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時間片輪換的三通道測向系統的測向方法
- 下一篇:采留一體化采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