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可翻轉式雙面幕墻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011847.5 | 申請日: | 2020-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731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楊理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銘隆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2/96 | 分類號: | E04B2/9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臺***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翻轉 雙面 幕墻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可翻轉式雙面幕墻,包括混凝土墻體(1)、第一單元幕墻(4)和第二單元幕墻(6),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墻體(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上支撐檐(7),所述混凝土墻體(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下支撐檐(3),所述上支撐檐(7)和下支撐檐(3)兩端之間固定連接有框架(5),所述框架(5)的上端之間設置有第二單元幕墻(6),所述框架(5)的下端之間設置有第一單元幕墻(4),所述框架(5)的內部上下兩端固定連接有旋轉電機(8),所述第一單元幕墻(4)和第二單元幕墻(6)的兩側中部均固定連接有傳動軸(9)的一端,所述傳動軸(9)的另一端與旋轉電機(8)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單元幕墻(4)和第二單元幕墻(6)的端部分別設置有卡塊(10)和卡槽(11),所述第一單元幕墻(4)和第二單元幕墻(6)的端部兩側通過液壓缸(16)固定連接有伸縮頭(18),所述伸縮頭(18)的內部兩側固定連接有氣動閥(17),所述伸縮頭(18)的底端中部固定連接有插銷(14),所述插銷(14)的內部兩側設置有銷板(13),所述銷板(13)的一端側面與氣動閥(17)固定連接,所述上支撐檐(7)和下支撐檐(3)的外表面均設置有插孔(15)。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翻轉式雙面幕墻,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塊(10)和卡槽(11)相對設置,所述卡塊(10)和卡槽(11)均設置有兩個,所述卡塊(10)和卡槽(11)卡接配合,所述卡塊(10)的材質為不銹鋼,所述卡槽(11)為U型。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翻轉式雙面幕墻,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墻體(1)的一側設置有過道門(2),所述混凝土墻體(1)與框架(5)之間設置有過道(12),所述過道(12)的的寬度為50cm-100cm。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翻轉式雙面幕墻,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銷(14)與插孔(15)的位置相對應,所述插銷(14)為圓柱形結構,所述插銷(14)的端部兩側開有通孔,所述插孔(15)為圓形結構,所述插銷(14)與插孔(15)卡接配合。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翻轉式雙面幕墻,其特征在于:所述銷板(13)為L型結構,所述銷板(13)的材質為鋁合金,所述銷板(13)的另一端貫穿插銷(14)端部兩側的通孔。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翻轉式雙面幕墻,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頭(18)的材質為鋁合金,所述伸縮頭(18)為倒U型結構,所述伸縮頭(18)為內部空心結構,所述伸縮頭(18)設置于第一單元幕墻(4)和第二單元幕墻(6)的內部。
7.一種可翻轉式雙面幕墻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可翻轉式雙面幕墻使用方法具體步驟為:
S1:在混凝土墻體建造的時候,在每層樓的底部和頂部外部均向外設置50cm-100cm寬的檐體,然后在檐體的外側之間焊接框架,將框架內部栓接好旋轉電機,通過傳動軸將單元幕墻固定在框架之間,此時A部的卡槽與卡塊將第一單元幕墻和第二單元幕墻進行固定,再通過插銷和插孔的配合,將單元幕墻和檐體進行固定。
S2:當需要對幕墻進行清理時,不需要人高空在幕墻外側進行清理,首先將氣動閥打開,時氣動閥推動銷板,將銷板進行合并,再通過液壓缸的上抬,將伸縮頭和插銷一起拔出,此時打開旋轉電機,通過旋轉電機的轉動,從而使傳動軸帶動單元幕墻一起轉動,當單元幕墻翻轉180度后,旋轉電機停止轉動,液壓缸收縮,將伸縮頭和插銷下拉,使插銷插進插孔內部,氣動閥收縮,將銷板進行分離,從而使插銷與插孔進行固定,從而完成單元幕墻的翻轉,此時,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過道門進入過道,從內測對幕墻進行清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銘隆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未經(jīng)浙江銘隆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1184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