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納米Sb2 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09750.0 | 申請日: | 2020-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1930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徐建林;王濤;康成虎;牛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蘭州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L63/10 | 分類號: | C08L63/10;C08K9/10;C08K3/22;C08F283/10;C08F212/08 |
| 代理公司: | 蘭州振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董斌 |
| 地址: | 730050 甘肅***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 sb base sub | ||
納米Sb2O3@Br?VERs核?殼型復合顆粒的制備方法,其步驟為:(1)以納米三氧化二銻和溴化雙酚A環氧乙烯基酯樹脂為原料,以甲苯或者苯乙烯或者乙酸乙酯或者正丁醇為溴化雙酚A環氧乙烯基酯樹脂稀釋劑,上述稀釋劑可單一使用也可任意比例復配使用;(2)將溴化雙酚A環氧乙烯基酯樹脂與稀釋劑混合,形成混合液;(3)將混合液進行電磁攪拌,并加入納米三氧化二銻,形成懸濁液;懸濁液溫度為10~60℃,電磁攪拌機轉速為1~2600r/min,攪拌時間大于2小時;(4)電磁攪拌結束后,撈出懸濁液中的沉淀物,對其進行離心、過濾、干燥后獲得納米三氧化二銻@溴化雙酚A環氧乙烯基酯樹脂核?殼型復合顆粒。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納米Sb2O3@Br-VERs核-殼型復合顆粒的制備技術,該種顆粒的中文名稱為納米三氧化二銻@溴化雙酚A環氧乙烯基酯樹脂核-殼型復合顆粒。
背景技術
三氧化二銻(Sb2O3)作為一種添加型阻燃協效劑,常與溴化聚苯乙烯(BPS)、溴化環氧樹脂(BEO)等鹵素阻燃劑共同使用來提高塑料、橡膠等聚合物材料的阻燃性能,尤其是當Sb2O3顆粒的粒徑達到納米級時其阻燃協效作用更為優異。當納米Sb2O3添加到聚合物基體中,由于納米粒子的表面效應,不僅使Sb2O3納米粒子容易發生團聚,而且其與聚合物基體的相容性較差,這會嚴重影響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與力學性能。
為了獲得力學性能與阻燃性能優異的聚合物基復合材料,傳統的工藝方法是將納米Sb2O3進行表面改性,以防止納米粒子的團聚和改善納米粒子與聚合物基體之間的界面相容性;然后將納米Sb2O3、鹵素阻燃劑以及聚合物基體材料進行熔融共混,使納米Sb2O3和鹵素阻燃劑分散到聚合物基體中。當該類聚合物復合材料燃燒時,復合材料中的鹵素阻燃劑與Sb2O3在高溫下揮發并生成氣相的鹵銻化合物,再由鹵銻化合物在空氣中捕捉聚合物基體受熱分解產生的高能量自由基,以此阻斷聚合物材料燃燒的鏈式反應,從而達到抑制聚合物材料燃燒的目的。但是這種阻燃方式的缺點是:鹵銻化合物需要經過阻燃劑與Sb2O3高溫揮發后,在氣相中相互捕捉生成,由于捕捉的隨機性造成阻燃劑與Sb2O3的有效使用率下降;若阻燃劑與Sb2O3在聚合物基體中分散不均勻時間,使氣相阻燃效率大大降低,嚴重降低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同時,未參與阻燃反應的揮發物將成為有害煙霧,增大了煙塵的排放量和有害性。
為了改善鹵素阻燃劑與納米Sb2O3在聚合物基體中分散性,強化阻燃劑與納米Sb2O3的協同阻燃性,提高聚合物的阻燃性能,降低煙塵的排放量和有害性,若能使阻燃劑與納米Sb2O3結構成一體化,且在聚合物中具有好的相容性與分散性,將會解決上述問題。因此制備一種在納米Sb2O3表面直接包覆一層有機的鹵素阻燃劑形成核殼結構的新型阻燃劑成為本發明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納米Sb2O3@Br-VERs核-殼型復合顆粒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是納米Sb2O3@Br-VERs核-殼型復合顆粒的制備方法,其步驟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蘭州理工大學,未經蘭州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0975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