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薄壁零件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08792.2 | 申請日: | 2020-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519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5 |
| 發明(設計)人: | 徐韶華;李元樸;尹曉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四威高科技產業園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5/00 | 分類號: | 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劉小彬 |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薄壁 零件 加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薄壁零件加工方法,解決現有技術在加工薄壁零件時采用高速銑削機床小吃刀量、快進給的方式進行加工,導致薄壁零件加工過程中易產生震紋和變形,從而造成薄壁零件精度不夠甚至報廢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首先采用熔融尿素固接至薄壁零件外表面以形成厚壁固接體,之后采用銑刀切削薄壁零件內側余量材料。本發明設計科學合理,操作間便,先采用熔融尿素固接至薄壁零件外表面以形成厚壁固接體,再采用銑刀切削薄壁零件內側余量材料,可有效避免薄壁零件在加工過程產生震紋和變形,以有效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使其滿足高精度設計要求,同時還能有效提高成品率以降低加工材料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機械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薄壁零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在機械加工廠經常需要加工薄壁零件,薄壁零件因其自身厚度的特性,在加工過程中易產生震紋和變形,導致加工精度無法滿足設計要求,并且經常出現報廢情形,浪費材料,增加加工成本。傳統方式是采用高速銑削機床小吃刀量、快進給的方式來解決,然而其加工精度仍然不理想,無法滿足高精度要求,同時報廢情形仍然時有發生,材料浪費導致成本增加。
因此,設計一種薄壁零件加工方法,以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同時提高成品率,降低加工材料成本,成為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薄壁零件加工方法,解決現有技術在加工薄壁零件時采用高速銑削機床小吃刀量、快進給的方式進行加工,導致薄壁零件加工過程中易產生震紋和變形,從而造成薄壁零件精度不夠甚至報廢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薄壁零件加工方法,采用熔融尿素固接至薄壁零件外表面以形成厚壁固接體,采用銑刀切削薄壁零件內側余量材料。
具體地說,薄壁零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高速干切削,采用高速機床去除薄壁零件一側的余量材料;
步驟(2)、填充料,取適量尿素加熱熔融,將熔融尿素填充到薄壁零件已去除余量材料的一側,冷卻以形成厚壁固接體;
步驟(3)、插削加工,采用插削加工去除薄壁零件另一側的余量材料;
步驟(4)、取件,取下薄壁零件并加熱,使固接在薄壁零件上的尿素熔融成液態與薄壁零件分離;
步驟(5)、將與尿素分離的薄壁零件清洗,即可。
進一步地,在所述步驟(2)中,所述尿素加熱熔融的溫度為120℃。
進一步地,在所述步驟(3)中,采用高速銑進行插削加工去除薄壁零件另一側的余量材料。
進一步地,在所述步驟(3)中,采用高速銑在不加切削液的工況下進行插削加工去除薄壁零件另一側的余量材料。
進一步地,在步驟(4)之前,還需采用高速銑削去除薄壁零件的其余余量材料。
進一步地,在所述步驟(4)中,為薄壁零件并加熱以熔融尿素時,加熱溫度為120℃。
進一步地,在所述步驟(4)中,熔融成液態的尿素需進行回收再利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設計科學合理,操作間便,先采用熔融尿素固接至薄壁零件外表面以形成厚壁固接體,再采用銑刀切削薄壁零件內側余量材料,可有效避免薄壁零件在加工過程產生震紋和變形,以有效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使其滿足高精度設計要求,同時還能有效提高成品率以降低加工材料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薄壁零件加工過程中已去除一側余量時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四威高科技產業園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四威高科技產業園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0879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