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電纜熔斷特性檢測鐵水溝侵蝕程度的裝置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08601.2 | 申請日: | 2020-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549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倩;蘇志祁;李宏玉;梁斌;鄧順;滕培培;范磊;丘未名;肖箐;潘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柳鋼東信科技有限公司;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B7/14 | 分類號: | C21B7/14;C21B7/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嵐智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24 | 代理人: | 李景輝 |
| 地址: | 545002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電纜 熔斷 特性 檢測 鐵水 侵蝕 程度 裝置 系統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電纜熔斷特性檢測鐵水溝侵蝕程度的裝置和系統,所述檢測裝置包括:熔斷部件、連接部件和數據處理部件;所述熔斷部件包括:第一電纜、第一級導線、第二級導線、第三級導線、第四級導線和第五級導線,所述第一級導線、第二級導線、第三級導線、第四級導線和第五級導線并聯并且熔斷點依次上升;所述連接部件包括相互連接的鐵棒和第二電纜;所述數據處理部件包括數字量輸入設備。以上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以實現自動、在線監測鐵水溝侵蝕情況,同時能夠準確地發現鐵水溝不同程度侵蝕現象的發生,能及時提醒操作人員采取應對措施,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保障高爐生產正常進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鐵冶金高爐冶煉操作領域,涉及一種基于電纜熔斷特性檢測鐵水溝侵蝕程度的裝置和系統。
背景技術
高爐出鐵時,高溫鐵水通過鐵水溝注入到鐵水罐里。在此過程中,鐵水的高溫熔蝕、沖刷會不斷對鐵水溝的耐火材料層進行侵蝕,使鐵水溝耐火材料層逐漸變薄至穿孔,鐵水進而繼續侵蝕耐火材料層之下的其它層面,直至燒穿高爐出鐵平臺引起鐵水泄漏。此現象極易造成嚴重的人員、設備安全事故,對平臺下的人員、軌道、罐車及其它設備造成很大的威脅,同時也嚴重影響高爐的正常生產。因此,及時檢測、預報鐵水溝侵蝕情況并做出報警,不僅便于操作人員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防止事故發生,也對高爐生產的安全、穩定運行也具有指導性意義。
目前對于鐵水溝侵蝕情況的檢測,是由人工手持一根金屬棒,探入鐵水溝底部并沿溝底劃動,僅憑人工經驗判斷是否有侵蝕形成的坑洞及坑洞深度。該方法耗費人力,檢測結果完全依賴于操作人員的經驗判斷,容易造成誤判、漏判,并且需要工人靠近鐵水溝,存在生產安全隱患。
綜上所述,如何安全、準確且有效地檢測鐵水溝的侵蝕程度是目前需要解決的一大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提供一種基于電纜熔斷特性檢測鐵水溝侵蝕程度的裝置和系統,目的是解決原有檢測過程效率低下且檢測過程不安全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電纜熔斷特性檢測鐵水溝侵蝕程度的裝置,
所述裝置包括:熔斷部件、連接部件和數據處理部件;
所述熔斷部件包括:所述熔斷部件包括:第一電纜、第一級導線、第二級導線、第三級導線、第四級導線和第五級導線,所述第一級導線、第二級導線、第三級導線、第四級導線和第五級導線并聯并且熔斷點依次上升,所述第一電纜的熔斷點低于所述第一級導線的熔斷點,所述熔斷部件分別從鐵水溝的頂部伸入到鐵水溝一側的耐火材料層和底部的耐火材料層之下;
所述連接部件包括相互連接的鐵棒和第二電纜,所述鐵棒探入所述鐵水溝的底部并且所述鐵棒的底端設置在所述鐵水溝底部的耐火材料上;
所述數據處理部件包括數字量輸入設備,所述第一電纜、第一級導線、第二級導線、第三級導線、第四級導線、第五級導線和第二電纜分別連接所述數字量輸入設備。
進一步的,所述數據處理部件還包括智能處理設備、數字量輸出設備和聲光報警設備,所述數字量輸入設備、智能處理設備、數字量輸出設備和聲光報警設備之間依次連接,所述數字量輸入設備包括并列的1號至12號端口,所述數字量輸入設備采集得到的數據信息以數字量信號的方式傳入,經所述智能處理設備進行分析后,經所述數字量輸出設備輸出到所述聲光報警設備。
進一步的,所述聲光報警設備包括鐵水溝侵蝕預報設備、鐵水溝侵蝕1級警報設備、鐵水溝侵蝕2級警報設備、鐵水溝侵蝕3級警報設備、鐵水溝侵蝕4級警報設備和鐵水溝侵蝕穿漏警報設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柳鋼東信科技有限公司;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廣西柳鋼東信科技有限公司;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0860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潛山裂縫儲集體油藏預測方法
- 下一篇:共聚焦微型顯微物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