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渦輪葉片蜂巢螺旋腔冷卻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08195.X | 申請日: | 2020-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755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 發明(設計)人: | 呂東;李海旺;韋文濤;王楠;孔星傲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1D5/18 | 分類號: | F01D5/18 |
| 代理公司: | 大連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戴風友 |
| 地址: | 11602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渦輪 葉片 蜂巢 螺旋 冷卻 結構 | ||
1.渦輪葉片蜂巢螺旋腔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渦輪葉片(1)、蜂巢螺旋腔(3)和擾流柱(4);
所述的空心渦輪葉片(1)的內部設有冷氣通道(2),冷氣通道(2)供低溫冷卻氣體在葉片內部流動,對葉片進行冷卻;在空心渦輪葉片(1)的葉片壁面內設有多個陣列的蜂巢螺旋腔(3),以供冷卻氣體進入并進行對流冷卻;蜂巢螺旋腔(3)中心設有擾流柱(4),擾流柱(4)為圓柱形結構;
每一個蜂巢螺旋腔(3)為一個單元體,每一個蜂巢螺旋腔(3)形狀為正六邊形,并且多個單元體呈蜂巢狀排布,在每個單元體中,進氣孔(5)和出氣孔(6)分別位于葉片壁面的兩側,其進氣孔中心線(9)和出氣孔中心線(10)在同一豎直平面內平行;進氣孔中心線(9)和出氣孔中心線(10)與水平面的夾角分別為入射角∠A1和出射角∠A2,入射角∠A1和出射角∠A2均為銳角。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輪葉片蜂巢螺旋腔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氣孔(5)和出氣孔(6)的橫截面為矩形。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渦輪葉片蜂巢螺旋腔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射角∠A1和出射角∠A2均為20~45°。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渦輪葉片蜂巢螺旋腔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氣孔(5)和出氣孔(6)與蜂巢螺旋腔(3)內的通道采用圓弧狀滑道光滑相銜接。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渦輪葉片蜂巢螺旋腔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氣孔(5)和出氣孔(6)與蜂巢螺旋腔(3)內的通道采用圓弧狀滑道光滑相銜接。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渦輪葉片蜂巢螺旋腔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射角∠A1和出射角∠A2典型值為30°。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渦輪葉片蜂巢螺旋腔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射角∠A1和出射角∠A2典型值為3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未經大連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08195.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公交車空調輔助系統
- 下一篇:一種可測累計光輻射自動灌溉裝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