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秸稈回收利用的建材加工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07199.6 | 申請日: | 2020-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136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雪;劉梓峻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雪 |
| 主分類號: | B27L11/02 | 分類號: | B27L11/02;B27N1/02;B27N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秸稈 回收 利用 建材 加工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秸稈回收利用的建材加工設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側壁固定連接有由輸送室和粉碎室組成的粉碎桶,所述輸送室側壁安裝有將秸稈切碎的切碎裝置,所述粉碎室下端側壁轉動連接有豎桿,所述豎桿側壁固定連接有粉碎刀,粉碎室內壁滑動連接有過濾板,所述豎桿上安裝有使得過濾板抖動的抖動裝置,所述粉碎室下端側壁固定連接有滑塞桶,所述滑塞桶內安裝有將秸稈擠出的擠出裝置。本發明桶過設置與橫板固定連接的切刀,可以對秸稈進行切碎,避免秸稈長度過長影響對其的粉碎,通過設置固定連接在豎桿側壁的圓柱凸輪,豎桿轉動使得滑塊帶動頂桿在圓柱凸輪上下往復移動,對過濾板進行抖動,同時對秸稈進行翻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材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秸稈回收利用的建材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秸稈是成熟農作物莖葉部分的總稱,通常指小麥、水稻、玉米、薯類、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農作物在收獲籽實后的剩余部分,秸稈是高效、長遠的輕工、紡織和建材原料,既可以部分代替磚、木等材料,還可有效保護耕地和森林資源,秸稈墻板的保溫性、裝飾性和耐久性均屬上乘,許多發達國家已把“秸稈板”當作木板和瓷磚的替代品廣泛應用于建筑行業。
現有的秸稈回收利用的建材加工設備如申請號為“201811208121.X”的發明專利“一種用秸稈制作建材的加工設備”中所述,通過電機運轉使切刀和固定桿配合使用,對秸稈進行快速粉碎切割,然后通過攪拌軸對秸稈以及輔料進行攪拌,使輔料和秸稈混合均勻,但是由于秸稈本身長度過長,在對秸稈進行攪拌切割時很容易將其纏繞在切刀上,另外,秸稈中存在莖稈等韌性較大的部分,在對秸稈進行粉碎切割時這韌性較大的部分不易粉碎,導致在后續的秸稈板制作過程中會使得秸稈板密度分布不均勻,影響秸稈板的質量,又如申請號為“201910406643.9”的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秸稈回收利用的建材加工設備”中所述,通過破碎電機和研磨輸送帶對秸稈實現粗破碎和細破碎,但是通過摩擦使得秸稈粉碎,這樣對研磨輸送帶的損耗較大,對研磨輸送帶的更換頻次增加,不利于節約成本,另外,通過研磨輸送帶對秸稈進行研磨,但是還是存在部分秸稈通過莖連接在一起,使得在對秸稈板的制作過程中秸稈板內部的密度分布不均勻,導致秸稈板的生產質量下降。
綜上,現有的秸稈回收利用的建材加工設備存在以下缺點:
1、直接通過切刀對秸稈進行粉碎切割,但是秸稈本身長度過長,在切割的過程中容易與切刀進行纏繞,導致切刀卡死;
2、對粉碎后的秸稈直接進行后續制作加工,并未對秸稈進行合格挑選,使得秸稈內存在較大的部分也流入到后續生產線中,導致秸稈板在制作的過程中內壁密度分布不均,影響秸稈板的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基于秸稈回收利用的建材加工設備,其通過設置在輸送室內的切碎裝置,可以對秸稈進行局部的切碎,使得秸稈的整體長度變短,避免在對秸稈攪拌粉碎時秸稈會將粉碎刀進行纏繞卡死,通過設置在滑動連接在粉碎室內壁的過濾板,可以對粉碎后的秸稈進行挑選,使得秸稈的大小均勻一致,確保后續制作的秸稈板的質量。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秸稈回收利用的建材加工設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側壁固定連接有由輸送室和粉碎室組成的粉碎桶,所述輸送室側壁固定連接有雙軸電機,所述雙軸電機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橫桿,所述橫桿側壁固定連接有絞龍輸送葉片,所述輸送室側壁安裝有將秸稈切碎的切碎裝置,所述粉碎室下端側壁轉動連接有豎桿,所述豎桿側壁固定連接有粉碎刀,所述粉碎室內壁滑動連接有過濾板,所述豎桿上安裝有使得過濾板抖動的抖動裝置,所述粉碎室下端側壁固定連接有滑塞桶,所述滑塞桶下端側壁固定連接有攪拌桶,所述滑塞桶內安裝有將秸稈擠出的擠出裝置。
優選地,所述抖動裝置包括同軸固定連接在豎桿側壁的圓柱凸輪,所述圓柱凸輪側壁開設有凸輪滑槽,所述凸輪滑槽內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固定連接有圓環,所述圓環上端側壁固定連接有頂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雪,未經李雪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0719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