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風電機組塔筒的智能門鎖控制系統、方法及風電機組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06823.0 | 申請日: | 2020-0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614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5 |
| 發明(設計)人: | 褚景春;袁凌;李揚;汪正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C9/00 | 分類號: | G07C9/00;G08B7/06;G08B13/19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韜法業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黨小林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組 智能 門鎖 控制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風電機組塔筒的智能門鎖控制系統、方法及風電機組。所述系統包括:接近傳感器,用于檢測是否有人員接近塔筒門,當檢測到有人員接近塔筒門時,向控制單元進行反饋;身份識別單元,用于將接收到的人員身份信息反饋給控制單元;控制單元,用于在接收到接近傳感器的反饋后,啟動身份識別單元以獲取人員身份信息,以及在獲取到人員身份信息后,將人員身份信息與后臺數據庫中合法人員的身份信息進行對比,根據比對結果控制是否打開門鎖。本發明提供的風電機組塔筒的智能門鎖控制系統、方法及風電機組解決了無關人員誤進入塔筒和強行闖入塔筒的問題,也解決了使用傳統機械鎖時忘記攜帶塔筒門鑰匙或丟失鑰匙的問題,可以實現機組防盜功能,保證機組運行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風力發電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風電機組塔筒的智能門鎖控制系統、方法及風電機組。
背景技術
風力發電機組一般安裝在山區、林區、沿海地區,機組運行時無人值守。目前塔筒門鎖一般使用傳統機械式門鎖,傳統門鎖有兩個明顯的缺陷。缺點一是無法實時監控門鎖狀態。某些不法分子為了個人利益可能強行破壞塔筒門鎖,盜竊機組電纜和電氣設備。但從監控系統僅能掌握機組運行情況,無法實時監控機組設備安全。機組電纜和設備被盜后,一方面無法及時辨認和抓獲不法分子,另一方面機組難以盡快恢復運行,延誤了機組的投產,減少了機組的發電時間,造成極大的財產損失,也容易發生觸電傷亡事故。缺點二是必須使用專門的鑰匙才能打開門鎖。由于風力發電機組安裝地點一般距離基地較遠,某些現場從基地到機位開車長達數小時,一旦發現鑰匙丟失或忘記攜帶,操作人員不得不返回基地取備用鑰匙。不但浪費了操作人員的寶貴時間,而且也會對機組維護進度造成影響。因此,風力發電機組的門鎖智能化問題值得重點關注。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風電機組塔筒的智能門鎖控制系統、方法及風電機組,解決了無關人員誤進入塔筒和強行闖入塔筒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使用傳統機械鎖時忘記攜帶塔筒門鑰匙或丟失鑰匙的問題,可以實現機組防盜功能,保證機組運行安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風電機組塔筒的智能門鎖控制系統,所述系統包括:接近傳感器,與所述智能門鎖控制系統的控制單元連接,用于檢測是否有人員接近塔筒門,當檢測到有人員接近塔筒門時,向控制單元進行反饋;身份識別單元,與所述智能門鎖控制系統的控制單元連接,用于將接收到的人員身份信息反饋給控制單元;控制單元,用于在接收到接近傳感器的反饋后,啟動身份識別單元以獲取人員身份信息,以及在獲取到人員身份信息后,將人員身份信息與后臺數據庫中合法人員的身份信息進行對比,根據比對結果控制是否打開門鎖。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人員身份信息包括:人臉識別信息、指紋識別信息、授權碼識別信息中的任意一種。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還包括:行程開關,與所述智能門鎖控制系統的控制單元連接,用于檢測塔筒門的開閉狀態,并將門鎖的當前狀態反饋至控制單元。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單元還用于在身份未授權狀態下檢測到行程開關的打開動作,啟動塔筒內的攝像頭記錄人員進入塔筒到離開塔筒的全過程,控制語音提示單元發出聲光報警信號,以及操作主斷路器斷電。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還包括:語音提示單元,連接至所述控制單元,用于在所述接近傳感器檢測到由人員接近時,發出語音提示接近人員驗證身份;在接近人員的身份未授權,行程開關未動作,且門鎖未被破壞時,提示接近人員再次進行身份驗證;以及在身份未被授權,但行程開關動作或門鎖被破壞時,發出聲光報警信號。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還包括:攝像單元,設置在塔筒外及塔筒內,連接至所述控制單元,用于在身份被授權,對操作人員進行拍照;以及在身份未被授權,但行程開關動作或門鎖被破壞時,記錄操作人員進入塔筒到離開塔筒的全過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還包括:存儲單元,連接至所述控制單元,用于存儲相關數據,其中,相關數據包括人員信息、進出門時間、進入次數及影像資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068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