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樹木的救助復壯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06643.2 | 申請日: | 2020-0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089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8 |
| 發明(設計)人: | 周明;沈建;王凌云;趙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為綠景觀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7/06 | 分類號: | A01G7/06;A01G17/00;C05G3/80;C05G1/00;C05G5/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樹木 救助 復壯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樹木的救助復壯方法,屬于植被救助技術領域,其包括如下操作步驟:清理干凈樹干基部堆積的樹葉及其他雜物;距樹干基部2.5?3.5米范圍內松土,松土深度15?20cm,松土后晾曬至少2?3天;晾曬過后土內拌入生物有機肥;用復配殺菌劑兌水后噴施在樹干及葉片正反面上,間隔7?12天噴灑一次,連續噴施2?3次;距離樹干基部2?3米的位置畫出一個圈,均勻打8?10個孔,深度30?40cm,每孔內放入1根長度15cm,直徑3cm的棒肥,放后覆土,一年用一次;采用復合生根營養劑兌水澆灌松土部位,一次性澆透,間隔12?18天處理一次,連續澆灌3?4次;樹干吊注國光牌施它活,一次吊注3袋,連續吊注3?4次。本發明樹木的救助復壯方法,不僅操作簡單,而且還能提高的樹木移栽過程中的存活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被救助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樹木的救助復壯方法。
背景技術
廣玉蘭為木蘭科常綠喬木,葉厚革質,花白色,芳香,喜濕潤肥沃土壤。它以其挺拔的干形,光亮濃綠的葉片,碩大潔白的花朵備受人們的青睞。在園林綠化施工中經常需移植一些大樹,但廣玉蘭大樹移栽有一定難度,且成活率往往不理想。
現有的對廣玉蘭樹木的移栽技術如下:(1)選擇春節過后半個月作為移栽的最佳時間。(2)包覆根系的土球直徑為樹木胸徑的8倍至10倍。(3)保持充足的水分,應用草繩裹干1.5米-2米左右以減少水分蒸發。(4)摘葉通過修枝摘葉,可減少水分蒸發,緩解受傷根系供水壓力。(5)加入廣譜型植物生根劑,促進受傷根系的恢復。
上述中的現有技術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上述移栽種植的過程中,沒有注意對土壤表面的清理和殺菌處理,移栽的樹木處于較為脆弱的狀態,根系中存在切割造成的傷口,此時與之直接接觸的土壤環境中一旦出現大量的有害菌種,此時移栽的樹木根系非但不能得到有效的救助,而且還會在有害菌群的作用下產生危害根系生長修復的土壤環境,由此大大降低了樹木的成活率,因此需要提出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樹木的救助復壯方法,不僅操作簡單,而且還能提高的樹木移栽過程中的存活率。
本發明的上述發明目的一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樹木的救助復壯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驟:
步驟一、清理干凈樹干基部堆積的樹葉及其他雜物;
步驟二、距樹干基部2.5-3.5米范圍內松土,松土深度15-20cm,松土后晾曬至少2-3天;
步驟三、晾曬過后,在松的土內均勻拌入生物有機肥;
步驟四、采用復配殺菌劑兌水后噴施在樹干以及葉片正反面上,間隔7-12天噴灑一次,連續噴施2-3次;
步驟五、距離樹干基部2-3米的位置畫出一個圈,均勻打8-10個孔,深度30-40cm,每孔內放入1根長度15cm,直徑3cm的棒肥,放后覆土,一年用一次;
步驟六、采用復合生根營養劑,兌水澆灌松土部位,一次性澆透,間隔12-18天處理一次,連續澆灌3-4次;
步驟七、樹干吊注國光牌施它活,一次吊注3袋,連續吊注3-4次。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首先對需要種植位點的土壤環境進行清理,去除大量的雜物和堆積的樹葉,以最大限度保持樹干基部的清潔,防止發生堆物腐蝕大樹須根,減少滋生病蟲害。其次,在種植樹木的2.5-3.5米范圍內進行松土處理,使得松土后的土壤充分晾曬,以最大限度的殺滅土壤中的病蟲害,減少對大樹根部的危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為綠景觀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為綠景觀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0664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碳摻雜磷酸鐵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模擬飛行器人機交互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