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河道治理用排沙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06514.3 | 申請日: | 2020-0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189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楊富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F5/28 | 分類號: | E02F5/28;E02F3/88;E02F3/90;E02F3/92;E02F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42 | 代理人: | 余罡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河道 治理 用排沙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河道治理用排沙裝置,涉及河道治理技術領域。排沙裝置包括:揚沙裝置、吸沙裝置;所述揚沙裝置包括:沖沙腔、流線型頂蓋、沙耙;所述揚沙裝置中空設置有沖沙腔,所述沖沙腔頂部被流線型頂蓋覆蓋,所述流線型頂蓋前端開設有沖水口;所述沖沙腔底部開口,所述底部開口處安裝有沙耙;所述沖沙腔后端與吸沙裝置連通。本發明采用的排沙裝置巧妙的運用了河水,利用流線型頂蓋,使得排沙裝置在前進過程中貼著河底,保證了底部的沙耙能將下層的泥沙揚起;利用流線型頂蓋前端開設的沖水口,將河水引入沖沙腔,及時將進入沖沙腔的泥沙沖入吸沙裝置,避免泥沙在沖沙腔內淤積堵塞;這樣的排沙裝置能夠有效且高效地清理排出河道下層的泥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河道治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河道治理用排沙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的一些河道,泥沙淤積已相當嚴重。上游水土流失,下游泥沙不斷淤積,大堤被迫不斷加高。
為了將河底淤積的泥沙排出河道,目前往往采用排沙船搭載水下排沙裝置對河底淤積的泥沙進行抽吸。
目前的排沙裝置大多使用潛水排沙泵連通吸沙管直接對河底泥沙進行抽吸,往往只能將河底上層的浮沙吸出,下層的泥沙在河水壓力的長期作用下被壓實,難被揚起,很難僅僅憑借潛水排沙泵將之吸出,導致現有的排沙裝置無法排出河道下層的泥沙。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河道治理用排沙裝置,解決了排沙裝置難以排出河道下層泥沙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河道治理用排沙裝置,所述排沙裝置包括:揚沙裝置、吸沙裝置;所述揚沙裝置包括:沖沙腔、流線型頂蓋、沙耙;所述揚沙裝置中空設置有沖沙腔,所述沖沙腔頂部被流線型頂蓋覆蓋,所述流線型頂蓋前端開設有沖水口;所述沖沙腔底部開口,所述底部開口處安裝有沙耙;所述沖沙腔后端與吸沙裝置連通。
優選的,所述揚沙裝置的底部前端設置有向上的翹起。
優選的,所述揚沙裝置底部的兩側側壁,位于所述翹起的末端分別設置有拉環,所述拉環連接有拉桿,所述拉桿通過繩索與河面的排沙船連接。
優選的,所述沙耙包括:耙架、耙齒;所述耙架固定在沖沙腔的底部開口處,所述耙架上固定有多排耙齒,所述耙齒向前下方傾斜,且上寬下窄、上厚下薄。
優選的,所述吸沙裝置包括:吸沙桶、球形蓋、排沙管;所述吸沙桶與球形蓋法蘭連接,所述排沙管的一端與球形蓋連通,所述排沙管的另一端與位于河面上的泵連通,所述吸沙桶的側壁底部與沖沙腔的后端連通;由沖沙腔內沖出的泥沙和河水進入吸沙桶,再通過排沙管被吸出。
優選的,所述吸沙桶側壁內安裝有刀網,所述刀網內壁固定有若干定刀,定刀將沖入吸沙桶內的泥沙塊破碎。
優選的,所述吸沙桶內腔的底部開設有容納槽,所述球形蓋的邊沿設置有內緣,所述刀網的底端容納在容納槽內,所述刀網的上端被吸沙桶的內壁和內緣夾持固定;所述球形蓋從吸沙桶上取下時,刀網能夠從吸沙桶的上方開口抽出,便于損壞的刀網更換。
優選的,所述球形蓋內,排沙管的管口處設置有球形的鋼網,所述鋼網用于將大塊的泥沙阻攔在吸沙桶內,大塊泥沙在吸沙桶內被刀網破碎后再通過鋼網被排出,防止大塊泥沙堵塞排沙管。
優選的,所述吸沙桶頂端設置有密封槽,所述球形蓋的邊沿設置有與密封槽對應的密封環,所述密封環容納在密封槽內,使得吸沙桶與球形蓋的法蘭連接結構密封。
(三)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河道治理用排沙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0651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