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于植物存活的水岸線護坡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05770.0 | 申請日: | 2020-0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7293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楊富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3/00 | 分類號: | E02B3/00;E02B3/06;E02B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42 | 代理人: | 余罡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于 植物 存活 水岸線 護坡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于植物存活的水岸線護坡,所述護坡包括:坡體、飄浮擋水板、疏導管;所述坡體內側的水面上沿水岸線部署有飄浮擋水板,所述坡體沿著水岸線設置有若干疏導管,所述疏導管的第一端與坡體內側的水體連通,疏導管的第二端與坡體外側的空間連通。本發明在坡體內側的水面上沿水岸線部署飄浮擋水板,飄浮擋水板阻擋水浪沖擊坡體坡面種植的植物;坡體沿著水岸線設置有若干疏導管,疏導管的第一端與坡體內側的水體連通,第二端與坡體外側的空間連通;必要時將坡體內側的水通過疏導管疏導至坡體外側,避免坡體內側的水體水位過高淹沒坡體坡面種植的植物,這樣的護坡能夠有效避免坡面的植物被浪打水淹,更利于坡面植物存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護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于植物存活的水岸線護坡。
背景技術
護坡,是水利工程中常見的建筑結構,能夠引流排水,減少水土流失。隨著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種植有綠色植物的生態型護坡被廣泛應用。
生態型護坡不僅可以改善生態環境,植物的根系扎根護坡坡面的土壤,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而且綠色植物能夠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現有技術中,這種生態型護坡一般采用鏤空的護坡磚鋪設在護坡坡面,植物通過護坡磚的鏤空處種植在其下的土壤內;這樣的生態型護坡雖然美觀且能夠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但是護坡坡面上種植的植物沒有有效的防護措施,容易被沖向護坡的水浪沖擊;且汛期期間,水平面上升,使得坡面上種植的植物泡在水里;導致這樣的生態型護坡不利于植物的存活,植物死去會導致坡面水土流失,而重新種植又會損耗大量的人力財力。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于植物存活的水岸線護坡,解決了現有護坡不利于植物存活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利于植物存活的水岸線護坡,所述護坡包括:坡體、飄浮擋水板、疏導管;所述坡體內側的水面上沿水岸線部署有飄浮擋水板,所述飄浮擋水板飄浮在坡體內側的水面上;所述坡體沿著水岸線設置有若干疏導管,所述疏導管的第一端與坡體內側的水體連通,疏導管的第二端與坡體外側的空間連通。
優選的,所述飄浮擋水板包括:擋水板、飄浮板、配重塊;所述擋水板固定在飄浮板上方,配重塊固定在飄浮板下方,所述配重塊設置為橫躺的圓柱型。
優選的,所述配重塊的兩端設置有拉環,所述拉環用來固定繩索,所述飄浮擋水板設置為多排,相鄰排的飄浮擋水板交錯排列;相鄰的飄浮擋水板之間通過繩索連接,靠近坡體的飄浮擋水板與坡體通過繩索連接。
優選的,所述疏導管的第一端外設置有濾網,所述疏導管的第二端設置有閥門。
優選的,所述疏導管傾斜設置,沿坡體的內側至外側的方向,疏導管向上傾斜。
優選的,所述坡體的外側沿水岸線開設有引水渠。
優選的,所述引水渠的沿途每隔一段距離設置一口儲水井,所述儲水井的頂端開口與引水渠的底部連通,所述儲水井的頂端開口安裝有鏤空井蓋。
優選的,所述儲水井的底部相互連通。
優選的,所述引水渠的沿途設置有若干抽水裝置。
(三)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于植物存活的水岸線護坡。與現有技術相比,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0577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