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保溫型節能建筑幕墻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05512.2 | 申請日: | 2020-0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016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唐芳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北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2/90 | 分類號: | E04B2/90;E04B2/96;E04B1/76;A01G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李成龍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無錫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保溫 節能 建筑 幕墻 | ||
本發明涉及建筑幕墻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保溫型節能建筑幕墻,包括設置在建筑墻體上的幕墻板,所述幕墻板包括底板、限位板、保溫板和外側板,限位板設置在底板的四周,保溫板與底板相連,且保溫板側壁抵觸限位板,保溫板背離底板的一側設有反射板,反射板靠近保溫板的一側設有銀層或者銅層,外側板與反射板相連,且外側板側壁抵觸限位板。這種保溫型節能建筑幕墻不容易導致建筑物內熱量的流失,有利于節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幕墻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保溫型節能建筑幕墻。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建筑物越來越向高層、高檔、多功能方向發展。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加強,社會對環保和節能的呼聲越來越高,人們對建筑的環保和節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業中可持續發展觀念是以資源有效利用,健康環境和生產效率為基本原則。幕墻是建筑的外墻圍護,像幕布一樣掛上去,故又稱為“帷幕墻”,是現代大型和高層建筑常用的帶有裝飾效果的輕質墻體。
公告號為CN208996270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抗風等級能力強的建筑幕墻,包括鋁板和固定緩沖器,所述鋁板一側的正中間均焊接設置有固定緩沖器,所述固定緩沖器的另一側均嵌入焊接有加固條;所述固定緩沖器包括固定筒、固定栓、墊環、活塞筒、卡塊、彈簧和膨脹螺絲,所述固定筒嵌入焊接在鋁板的一側,所述固定筒的內壁活動套接有固定栓,所述鋁板一側的正中間均焊接設置有墊環,所述固定筒的一端無縫套接有活塞筒,所述固定筒一側的內壁活動放置有兩個卡塊,所述固定筒的一端緊密貼合有彈簧,且彈簧的一端焊接設置在活塞筒的內壁,所述活塞筒的一側焊接設置有膨脹螺絲。
上述中的現有技術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幕墻結構缺少保溫措施,在冬季,容易導致建筑物內熱量的流失,不利于節能。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保溫型節能建筑幕墻,在冬季,其不容易導致建筑物內熱量的流失,有利于節能。
本發明的上述發明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保溫型節能建筑幕墻,包括設置在建筑墻體上的幕墻板,所述幕墻板包括底板、限位板、保溫板和外側板,限位板設置在底板的四周,保溫板與底板相連,且保溫板側壁抵觸限位板,保溫板背離底板的一側設有反射板,反射板靠近保溫板的一側設有銀層或者銅層,外側板與反射板相連,且外側板側壁抵觸限位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保溫板的設置能夠對起到保溫作用,且反射板上的銀層或者銅層能夠產生鏡面反射,將熱輻射反射走,從而減小建筑物內熱量的流失,有利于節能。
本發明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保溫板與底板之間通過折流組件相連,折流組件包括第一L形折流板、第二L形折流板和穩定板,第一L形折流板的水平部分與保溫板相連,第二L形折流板的水平部分與底板相連,第一L形折流板的豎直部分與第二L形折流板的豎直部分之間相互平行并留有間隔,穩定板的一端連接第一L形折流板的豎直部分,另一端連接第二L形折流板的豎直部分,穩定板上設有流通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一方面,當建筑物內的熱量要通過幕墻板散發出去時,建筑物內的熱量在經過底板后要經過第一L形折流板、第二L形折流板和穩定板,第一L形折流板、第二L形折流板和穩定板的設置能夠延長熱流的流動路徑,從而延緩熱量的流失,以便提高保溫效果;另一方面,當建筑物外部有噪音時,噪音若想傳入到建筑物內,需要經過幕墻板,在經過幕墻板時,會有一部分噪音經過穩定板上的流通孔,從而將噪音減弱。
本發明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第一L形折流板和第二L形折流板上均設有保溫棉。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保溫棉的設置進一步提高了本幕墻板的保溫效果,能夠進一步減小建筑物內熱量的流失,更加有利于節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北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北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0551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