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助力車諧波傳動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05384.1 | 申請日: | 2020-0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42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培郁;柯韋圣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市鈞興機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49/00 | 分類號: | F16H49/00;F16H57/021;F16H57/0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李林 |
| 地址: | 51917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 助力車 諧波 傳動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設置于五通管內的電動助力車諧波傳動系統,包括一殼體、一馬達定子、一馬達轉子、一軸承、一第一單向離合器、一出力軸、一柔性軸承、一柔輪、一交叉滾子軸承、一連接件、一第二單向離合器與一扭力感知器。本發明能夠降低電動助力車諧波傳動系統的重量、體積、噪音,且同時提高電動助力車諧波傳動系統的減速比,并提高傳動精度,進而提高電池續航力、提高騎乘時的舒適度、以及提升外觀美學設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動助力車諧波傳動系統,尤指一種具有一諧波減速器的電動助力車傳動系統。
背景技術
請參閱圖7,其是現有技術的電動助力車的行星齒輪傳動裝置的一具體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行星齒輪傳動裝置9包括一電動馬達92、一中空連接軸93、一制動裝置98、一空心輪94、一中心輪96、三個行星齒輪95以及一行星齒輪架99。請同時參閱圖8,其是圖7現有技術的實施例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圖。空心輪94具有一內齒輪以及一外齒輪。中心輪96具有一外齒輪。三個行星齒輪95分別具有一外齒輪。三個行星齒輪95分別與空心輪94的內齒輪以及中心輪96的外齒輪嚙合。行星齒輪架99分別與三個行星齒輪95相連接。空心輪94的外齒輪與一電動助力車的一鏈條97的鏈節嚙合。電動助力車的一中軸91穿過中空連接軸93中心,而與行星齒輪架99固定連接。中空連接軸93與電動馬達92固定連接,也同時與中心輪96固定連接。現有技術使用行星齒輪傳動裝置9,主要有減速比較低、重量較重、體積較大、噪音較大以及傳動精度較低等缺點。由于其減速比較低、重量較重等問題,因此對于電動馬達的需求功率較大,進而影響電池的續航力。此外,噪音較大以及傳動精度較低等則會影響使用者騎乘時的舒適度。再者,體積較大會影響電動助力車的外觀美學設計。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人開發出簡便組裝的設計,能夠避免上述的缺點,安裝方便,又具有成本低廉的優點,以兼顧使用彈性與經濟性等考量,因此遂有本發明的產生。
為解決前述問題,以達到所預期的功效,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動助力車諧波傳動系統,設置于一電動助力車的一車架的一五通管內,電動助力車諧波傳動系統包括一殼體、一馬達定子、一馬達轉子、至少一第二軸承、一第一單向離合器、一馬達出力軸、至少一第一軸承、一柔性軸承、一柔輪、一交叉滾子軸承、一連接件、一第二單向離合器以及一扭力感知器。馬達定子固定于殼體上。馬達定子具有一內圈。馬達轉子容置于馬達定子的內圈內。馬達轉子具有一內圈。每一至少一第二軸承具有一內圈。第二單向離合器以及至少一第二軸承容置于馬達轉子的內圈內。第二單向離合器具有一內圈。馬達出力軸具有一內圈。馬達出力軸的一第一端容置于第二單向離合器的內圈內以及每一至少一第二軸承的內圈內。馬達出力軸的一第二端具有一橢圓狀凸輪。其中馬達轉子、馬達定子以及馬達出力軸形成一電動馬達。至少一第一軸承容置于馬達出力軸的第一端的內圈內。每一至少一第一軸承具有一內圈。柔性軸承具有一內圈。柔性軸承供容置馬達出力軸的第二端的橢圓狀凸輪,使柔性軸承形變為橢圓狀。其中馬達出力軸的第二端的橢圓狀凸輪以及柔性軸承形成一波發生器。柔輪包括一柔輪本體以及一柔輪外延部。柔輪本體具有一內圈。柔輪本體的一第一端具有一外齒輪。波發生器容置于柔輪本體的第一端的內圈內,使柔輪本體的第一端形變為橢圓狀。柔輪外延部與柔輪本體的一第二端相連接。柔輪外延部自柔輪本體的第二端向外延伸,使柔輪形成一帽狀。交叉滾子軸承包括一交叉滾子軸承內環、一交叉滾子軸承外環以及復數個交叉滾子。其中交叉滾子軸承內環的一第一端固定于殼體上。交叉滾子軸承內環的第一端具有一內齒輪,供與柔輪本體的第一端的外齒輪嚙合。交叉滾子軸承內環的一第二端具有一內圈以及一外凹槽。交叉滾子軸承內環的第二端的內圈供容置柔輪本體的第二端。交叉滾子軸承外環具有一內圈以及一內凹槽。交叉滾子軸承外環的內圈供容置交叉滾子軸承內環的第二端。交叉滾子軸承外環的內凹槽位于相對應于交叉滾子軸承內環的外凹槽,使交叉滾子軸承外環的內凹槽以及交叉滾子軸承內環的外凹槽之間形成一交叉滾子容置空間。復數個交叉滾子容置于交叉滾子容置空間內。連接件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柔輪的柔輪外延部分別與交叉滾子軸承外環以及連接件的第一端相連接。連接件的第二端具有一內圈。第一單向離合器容置于連接件的第二端的內圈內。第一單向離合器具有一內圈。扭力感知器具有一內圈。扭力感知器的一第一端容置于第一單向離合器的內圈內。扭力感知器的第一端與電動助力車的一鏈盤相連接。每一至少一第一軸承的內圈以及扭力感知器的內圈供容置電動助力車的一中軸。扭力感知器的第二端與電動助力車之中軸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市鈞興機電有限公司,未經珠海市鈞興機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0538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