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抑癌止痛的彈性減張免縫醫用背膠貼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03903.0 | 申請日: | 2020-0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607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金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大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L15/26 | 分類號: | A61L15/26;A61L15/42;A61L15/40;A61L15/46;A61L15/44;A61L15/18;A61L15/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圳市龍***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止痛 彈性 減張免縫 醫用 背膠貼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抑癌止痛的彈性減張免縫醫用背膠貼,包括彈性基層,所述彈性基層由聚氨基甲酸酯纖維層和聚醚酯彈性纖維層組成,所述彈性基層的頂部通過粘接劑連接有抗菌層,所述抗菌層由竹纖維層和納米抗菌纖維層組成,所述抗菌層頂部的中軸處通過粘接劑連接有羥基磷灰石納米顆粒層。本發明通過設置聚氨基甲酸酯纖維層,具有高度彈性,隨張力的消失能迅速恢復到初始狀態,通過設置聚醚酯彈性纖維層,使得背膠貼具備了良好的彈性效果,從而可以有效的進行彈性減張,通過設置竹纖維層,具有良好的透氣性、瞬間吸水性和較強的耐磨性,具有天然抗菌和抑菌的效果,通過設置納米抗菌纖維層,避免了細菌容易透過背膠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背膠貼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抑癌止痛的彈性減張免縫醫用背膠貼。
背景技術
臨床外科門急診經常遇到皮膚小創口的處理,給予針線縫合又嫌復雜,費時費力,消耗較多資源并產生大量醫療垃圾,不縫合僅僅給予局部包扎則擔心滲血較多以及傷口對合不良,現有的免縫背膠貼存在彈性效果差的缺點,使得背膠貼不具備自行減張功能,以及不具備抑癌止痛和抗菌的缺點,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抑癌止痛的彈性減張免縫醫用背膠貼。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抑癌止痛的彈性減張免縫醫用背膠貼,具備抑癌止痛、彈性減張和抗菌的優點,解決了現有的免縫背膠貼存在彈性效果差的缺點,使得背膠貼不具備自行減張功能,以及不具備抑癌止痛和抗菌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抑癌止痛的彈性減張免縫醫用背膠貼,包括彈性基層,所述彈性基層由聚氨基甲酸酯纖維層和聚醚酯彈性纖維層組成,所述彈性基層的頂部通過粘接劑連接有抗菌層,所述抗菌層由竹纖維層和納米抗菌纖維層組成,所述抗菌層頂部的中軸處通過粘接劑連接有羥基磷灰石納米顆粒層,所述抗菌層的頂部并位于羥基磷灰石納米顆粒層的兩側均通過粘接劑連接有止痛層,所述抗菌層的頂部并位于止痛層的外側通過粘接劑連接有緩沖層,所述抗菌層的頂部并位于緩沖層的外側設置有不干膠層,所述羥基磷灰石納米顆粒層、止痛層、緩沖層和不干膠層的頂部均設置有隔離紙。
優選的,所述聚醚酯彈性纖維層粘接于聚氨基甲酸酯纖維層的頂部,所述聚醚酯彈性纖維層與聚氨基甲酸酯纖維層的厚度相同。
優選的,所述竹纖維層粘接于彈性基層的頂部,所述納米抗菌纖維層粘接于竹纖維層的頂部。
優選的,所述止痛層為殼聚糖層,所述止痛層的厚度為0.07-0.09mm。
優選的,所述彈性基層的內腔開設有通孔,所述羥基磷灰石納米顆粒層、止痛層和緩沖層的內腔均開設有連接孔。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抑癌止痛的彈性減張免縫醫用背膠貼,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設置聚氨基甲酸酯纖維層,具有高度彈性,隨張力的消失能迅速恢復到初始狀態,通過設置聚醚酯彈性纖維層,使得背膠貼具備了良好的彈性效果,從而可以有效的進行彈性減張,通過設置竹纖維層,具有良好的透氣性、瞬間吸水性和較強的耐磨性,具有天然抗菌和抑菌的效果,通過設置納米抗菌纖維層,再次提高了背膠貼的抗菌效果,避免了細菌容易透過背膠貼,通過設置羥基磷灰石納米顆粒層,由于羥基磷灰石納米顆粒層位于抗菌層頂部的中軸處,因此可以直接通過潰瘍部位與黑色素瘤細胞作用,起到了抑癌的作用,通過設置止痛層,對潰瘍部位起到了止痛的作用,通過設置通孔與連接孔,使得透氣效果好,解決了現有的免縫背膠貼存在彈性效果差的缺點,使得背膠貼不具備自行減張功能,以及不具備抑癌止痛和抗菌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彈性基層剖視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大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大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039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