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發射組件的引腳加電工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02932.5 | 申請日: | 2020-0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671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曉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信寬帶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631 | 分類號: | H01R13/631;H01R1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長明;許偉群 |
| 地址: | 266555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射 組件 引腳 工裝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光發射組件的引腳加電工裝,包括工裝插頭,用于光發射組件的引腳插入加電工裝;工裝插頭包括多個插孔,多個插孔的排列方式與光發射組件的引腳的排列方式對應,用于光發射組件的引腳插入工裝插頭;插孔包括一個孔徑較大的孔和一個孔徑較小的孔,孔徑較大的孔用于引導光發射組件的引腳插入插孔,孔徑較小的孔用于夾持光發射組件的引腳。本申請中,插孔包括一個孔徑較大的孔和一個孔徑較小的孔,增加了用于引腳插入的插孔尺寸,便于光發射組件的引腳全部對準工裝插頭的插孔,改善了光發射組件的引腳插拔困難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光纖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發射組件的引腳加電工裝。
背景技術
光通信行業里,光發射組件作為光模塊的核心部分之一,其測試工序和耦合工序均需要對加電工裝進行加電。
目前的加電方式一般采用引腳加電方式。引腳加電方式是將光發射組件的引腳插入測試工裝的工裝插頭,利用光發射組件的引腳加電。由于光發射組件的引腳很細,且工裝插頭的插孔孔徑尺寸很小,光發射組件的引腳很難全部對準工裝插頭的插孔,造成光發射組件的引腳插拔困難。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光發射組件的引腳加電工裝,光發射組件的引腳全部對準工裝插頭的插孔,方便光發射組件的引腳插拔。
一種光發射組件的引腳加電工裝,包括工裝插頭,其中:
工裝插頭,用于光發射組件的引腳插入加電工裝;
工裝插頭包括多個插孔,多個插孔的排列方式與光發射組件的引腳的排列方式對應,用于光發射組件的引腳插入工裝插頭;
插孔包括一個孔徑較大的孔和一個孔徑較小的孔,孔徑較大的孔用于引導光發射組件的引腳插入插孔,孔徑較小的孔用于夾持光發射組件的引腳。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光發射組件的引腳加電工裝,包括工裝插頭,工裝插頭用于光發射組件的引腳插入加電工裝。工裝插頭包括多個插孔,多個插孔的排列方式與光發射組件的引腳的排列方式對應,用于光發射組件的引腳插入工裝插頭。由于插孔的尺寸較小,引腳很難全部對準,插拔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插孔包括一個孔徑較大的孔和一個孔徑較小的孔,孔徑較大的孔用于引導光發射組件的引腳插入插孔,孔徑較小的孔用于夾持光發射組件的引腳。本申請中,插孔包括一個孔徑較大的孔和一個孔徑較小的孔,增加了用于引腳插入的插孔尺寸,便于光發射組件的引腳全部對準工裝插頭的插孔,改善了光發射組件的引腳插拔困難問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光發射組件的引腳加電工裝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光發射組件的引腳加電工裝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工裝插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工裝插頭的剖面圖;
圖5為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的光發射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圖1為本申請提供的一種光發射組件的引腳加電工裝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申請提供的一種光發射組件的引腳加電工裝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如圖1和2所示,本申請提供的加電工裝包括工裝插頭100、光發射組件200和限位板3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信寬帶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海信寬帶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0293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