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兩端支撐、低振動高效雙吸旋殼泵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01222.0 | 申請日: | 2020-0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71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3 |
| 發明(設計)人: | 賈曉奇;李松宇;鄭紅海;繆宏江;袁靜;袁升;朱祖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理工大學;杭州大路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1/00 | 分類號: | F04D1/00;F04D13/06;F04D29/66;F04D29/42;F04D29/44;F04D29/22;F04D29/046;F04D29/06;F04D29/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兩端 支撐 振動 高效 雙吸旋殼泵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兩端支撐、低振動高效雙吸旋殼泵。泵外殼中安裝有主軸、集流管和分流內殼,分流內殼中有套裝在集流管和主軸外的轉子腔殼,轉子腔殼內腔中固定有左右葉輪,轉子腔殼和左右葉輪形成整體并繞主軸和集流管旋轉;葉輪到轉子腔殼間形成環形流道,集流管和主軸到轉子腔殼間形成水平流道,左右葉輪間形成轉子腔,流體經泵外殼頂端的流入進液口后分流入到分流內殼和泵外殼間的兩個豎直流道中;再依次經各自水平流道、環形流道后流入到轉子腔中;集流管徑部設有沿流向反向的彎折部,經彎折部進入中空通道后流出。本發明提高了泵最大流量,提升了泵固有頻率,有效解決了泵的振動噪聲問題,也提升了泵最大功率,延長了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旋殼泵,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石油化工、造紙、食品等領域流體輸送的新型兩端支撐、低振動高效雙吸旋殼泵。
背景技術
旋殼泵是一種單級的、懸臂式小流量高揚程的泵,目前主要運用在石油化工、造紙、食品等領域,用于輸送清潔的液體或含固體顆粒的液體。此后,旋殼泵因其結構簡單、體積小、運行穩定、轉速低、抗汽蝕性能良好、密封性能好,及其在這些領域的良好聲譽和強勁的后續發展,使它獲得了更廣泛的應用。旋殼泵目前已經成為汽車制造業鉆孔沖洗系統輸液泵、碳黑生產線供料泵,并已成為化學工廠深井廢料處理領域的首選設備,食品加工、制造業車間以及造紙工業等高壓清洗系統的標配設備。
在這些實際的工程應用中這種單吸、懸臂式的旋殼泵已經擁有了非常出色的性能,但我們在實際使用的過程當中也發現了其存在的不足,這種單吸、懸臂的結構特點,限制了其使用過程中的最大流量和運行中的穩定性。在這樣的技術背景下和結合實際生產遇到的問題,針對這種單吸小流量和懸臂式殼體旋殼泵的不足,做出了一些技術上的改進和優化,本發明人發明了一種新型的兩端支撐、低振動高效雙吸旋殼泵。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現有旋殼泵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兩端支撐、低振動高效雙吸旋殼泵,可用于石油化工、造紙、食品等領域流體輸送。本發明與傳統的旋殼泵相比,該裝置提高了旋殼泵的最大輸送流量,提升了旋殼泵固有頻率,有效提升了旋殼泵的振動噪聲問題,也提升了旋殼泵的最大功率,延長了旋殼泵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包括主軸、泵外殼、左葉輪、轉子腔殼、集流管和右葉輪;泵外殼內部空腔中安裝有主軸和集流管,集流管包括軸部和徑部,軸部和徑部的一端相連接形成L形,集流管的軸部和主軸分別從泵外殼兩側伸入到泵外殼內,且集流管的軸部和主軸同軸相對布置,集流管的徑部相垂直于軸部、從軸部端部起沿徑向方向延伸布置。
泵外殼頂端開設進液口,集流管和主軸上方的泵外殼內部空腔中安裝有分流內殼,分流內殼沿主軸軸向的兩端分別和泵外殼內部空腔的內壁之間均具有間隙,兩個間隙分別作為兩個獨立的豎直流道;同時分流內殼的頂面設置成山脊形的表面作為進口段壁面,流體從進液口流入后在進口段壁面的引導作用下,分別流入到分流內殼沿主軸軸向前后端的兩個豎直流道中。
集流管和主軸外的分流內殼的內腔中安裝有轉子腔殼,轉子腔殼的兩端開設通孔并分別同軸于套裝集流管的軸部和主軸外,轉子腔殼和分流內殼的兩端底部、泵外殼內腔底部之間密封地轉動連接;轉子腔殼內腔中設有左葉輪和右葉輪,左葉輪同軸固定套裝在主軸上,右葉輪同軸活動裝在集流管的軸部,左葉輪和右葉輪的周圍邊緣固定連接于轉子腔殼的內周面,使得轉子腔殼、左葉輪和右葉輪形成整體并繞主軸和集流管軸部旋轉。
左葉輪和右葉輪分別到轉子腔殼沿主軸軸向的前后內端面之間具有間隙并作為環形流道,集流管的軸部和主軸分別和轉子腔殼兩端的通孔孔壁之間具有間隙并作為水平流道,左葉輪和右葉輪之間的轉子腔殼內腔部分作為轉子腔,左葉輪、右葉輪對應的兩個環形流道的外圈部分經左葉輪、右葉輪周圍邊緣和轉子腔殼內周面之間的間隙和轉子腔連通,左葉輪、右葉輪對應的兩個環形流道的內圈部分分別經主軸和集流管軸部對應的水平流道和兩個豎直流道連通;流入到兩個豎直流道中的流體分別依次經各自的水平流道、環形流道后流入到轉子腔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理工大學;杭州大路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理工大學;杭州大路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0122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力數據識別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
- 下一篇:一種交互設備和觸控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