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性能測試系統在審
申請號: | 202010000577.8 | 申請日: | 2020-01-02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769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發明(設計)人: | 裘信國;張光盛;周見行;姜偉;甘鶴中;王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主分類號: | G01M17/06 | 分類號: | G01M17/06;G01R31/00;G01R31/34;G01L5/2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黃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 助力 轉向 系統 性能 測試 | ||
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性能測試系統,包括階梯型的底架、設置在底架的第一級階梯上的磁粉制動器、設置在底架的第二級階梯上的測試組件與控制和數據采集裝置、以及上位機;測試組件包括輸入轉矩電機、輸入轉矩電機減速器、動態扭矩傳感器Ⅱ、助力電機、助力電機減速器,測試組件的輸出端與磁粉制動器相連;與動態扭矩傳感器Ⅱ連接的轉矩信號采集裝置設有可相對轉動的內轉軸和外轉軸,內轉軸上設有第一扭簧壓桿和第二扭簧壓桿,外轉軸上設有第一扭簧固定桿和第二扭簧固定桿,對扭簧壓緊;控制和數據采集裝置包括電動助力轉向系統電控單元ECU、動態扭矩傳感器數據采集模塊、輸入電機控制單元、張力控制系統;控制和數據采集裝置與上位機電連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仿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性能測試系統。
背景技術
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lectric Power Steering,縮寫EPS是一種直接依靠電機提供輔助扭矩的動力轉向系統,與傳統的液壓助力轉向系統HPSHydraulic Power Steering相比,EPS系統具有很多優點。EPS主要由扭矩傳感器、車速傳感器、電動機、減速機構和電子控制單元ECU等組成。
對EPS系統進行充分的性能測試和驗證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而現有的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性能測試設備,不能完成不同款式或類型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測試需求,因此設計一種通用性強、結構可靠、測試簡單的實驗臺是亟待解決的事情。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系統柔性高、適用于多種車輛的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性能測試設備。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性能測試系統,包括階梯型的底架1、控制和數據采集裝置、上位機、磁粉制動器6、以及與磁粉制動器6相連接的測試組件;
所述底架1具有兩級階梯,第一級階梯設置在第二級階梯的下方,第一級階梯上設有用于安裝磁粉制動器6的磁粉制動器底板2,第二級階梯上設有用于安裝測試組件、控制和數據采集裝置的底板39,測試組件、控制和數據采集裝置均沿底板39的長度方向布置;
所述測試組件包括輸入轉矩電機9、輸入轉矩電機底座8、動態扭矩傳感器Ⅱ14、動態扭矩傳感器底座Ⅱ13、助力電機26、助力電機底座30;輸入轉矩電機9與輸入轉矩電機減速器10的輸入軸連接;輸入轉矩電機底座8的右端固定有輸入轉矩電機固定板11,輸入轉矩電機固定板11通過軸承支撐輸入轉矩電機9與輸入轉矩電機減速器10;輸入轉矩電機減速器10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Ⅱ12與動態扭矩傳感器Ⅱ14的輸入軸連接;動態扭矩傳感器底座Ⅱ13支撐動態扭矩傳感器Ⅱ14;動態扭矩傳感器Ⅱ14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Ⅲ15與轉矩輸入軸16的右端連接,轉矩輸入軸16的左端與替換軸17的右端通過法蘭結構連接,替換軸17的左端與小帶輪軸18的右端通過法蘭結構連接;軸承座Ⅰ19通過軸承支撐小帶輪軸18,小帶輪軸18的左端伸出底架1外;小帶輪軸18的左端設有小帶輪20,小帶輪20通過皮帶與大帶輪23連接,大帶輪23安裝在大帶輪軸24的左端;軸承座Ⅱ22通過軸承支撐大帶輪軸24;大帶輪軸24的右端與轉矩信號采集裝置25的輸入軸通過法蘭結構連接,轉矩信號采集裝置25上設有轉矩信號線引出裝置27,轉矩信號采集裝置25的輸出軸與助力大齒輪軸33的左端通過法蘭結構連接,助力大齒輪軸33上設有助力大齒輪28;軸承座Ⅲ34通過軸承支撐助力大齒輪軸33;助力大齒輪軸33的右端通過聯軸器Ⅳ37與動態扭矩傳感器Ⅰ7的輸入軸連接;動態扭矩傳感器底座Ⅰ4支撐動態扭矩傳感器Ⅰ7;動態扭矩傳感器Ⅰ7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Ⅰ5與磁粉制動器6的輸入軸連接;
助力電機26與助力電機減速器29的輸入軸連接;助力電機底座30的左端固定有助力電機固定板31,助力電機固定板31通過軸承支撐助力電機26與助力電機減速器29;助力電機減速器29的輸出軸與助力小齒輪軸連接,助力小齒輪軸的右端設有助力小齒輪32,助力小齒輪32與助力大齒輪28相嚙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0057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土木施工用臨時工棚
- 下一篇:提高頁巖壓裂復雜裂縫網絡有效支撐的壓裂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