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車輛用保護殼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990000736.5 | 申請日: | 2019-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295545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8 | 
| 發明(設計)人: | 高波雄太;川口聰;木戶耕介 | 申請(專利權)人: | 愛信輕金屬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K1/04 | 分類號: | B60K1/04;H01M50/233;H01M50/242;H01M50/244;H01M50/24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丹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保護 殼體 |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針對搭載在車輛上的設備的保護性能優異且能夠實現輕量化的車輛用保護殼體。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車輛用保護殼體的特征在于,由一對左框架和右框架以及一對前框架和后框架形成外框體,在所述外框體的底部配置有地板面板,構成所述外框體的左右框架以及前后框架中的至少一個框架具有向車身安裝的安裝部,所述安裝部從框架的縱壁向外側延伸且具有變形起點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在車輛搭載例如二次電池、其控制部等各種設備時用于保護其各種設備的殼體。
背景技術
在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等搭載有作為驅動源的電池(二次電池)。
例如,專利文獻1公開了用于將電池密封收藏在車身地板下側的電池框架結構。
該公報中公開的電池框架結構是跨在構成外框架的左右框架的中間部而結合成門形的橋接框架的電池框架結構,在這樣的結構中,當對通過橋接框架連結的部位施加外力時產生抑制變形的作用,但若對除此之外的部位施加外力,則框架容易變形,并且不能充分保護所搭載的電池。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9-240288號公報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針對搭載在車輛上的設備的保護性能優異且能夠實現輕量化的車輛用保護殼體。
用于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案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車輛用保護殼體,其特征在于,由一對左框架和右框架以及一對前框架和后框架形成外框體,在所述外框體的底部配置有地板面板,構成所述外框體的左右框架以及前后框架中的至少一個框架具有向車身安裝的安裝部,所述安裝部從框架的縱壁向外側延伸且具有變形起點部。
在此,變形起點部是指針對來自外部的負荷(輸入)而變形時作為起點的部位。
在此,車輛用保護殼體適用于例如在車身的地板下搭載被稱為電池模塊、電池組等的作為驅動源的二次電池、高壓部件等各種設備,并針對來自外部的負荷對各種設備進行保護,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用于保護搭載于保護殼體內部的各種設備。
在本實用新型中,形成在向車身安裝的安裝部與框架的縱壁之間的變形起點部的結構優選為彎曲變形的起點,例如列舉出以下方式:所述車輛用保護殼體具有連結所述安裝部與所述縱壁的連結部,所述變形起點部是形成在所述連結部的彎曲部。
進一步,在本實用新型中可以是,所述連結部在安裝部側具有朝向縱壁突出設置的突片部,所述縱壁具有抑制所述突片部的移動的限制部。
這樣,通過設置于所述連結部的彎曲部(變形起點部)的彎曲變形,能夠吸收來自外部的沖擊能量,并且通過突片部與限制部抵接,使得框架的剛性提高,并且使得對保持在保護殼體內側的內部設備的保護效果提高。
實用新型效果
在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保護殼體中,利用向車身安裝的安裝部的變形,能夠在任意位置吸收沖擊等來自外部的輸入。
另外,在形成于安裝部與框架的縱壁之間的連結部設置朝向縱壁的突片部,且在對應的縱壁側設置限制部的情況下,突片部與該限制部抵接,從而提高抗變形的剛性。
附圖說明
圖1(a)示出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保護殼體的立體圖,圖1(b)示出圖1(a)的A-A線剖視端面圖,圖1(c)示出其變形例。
圖2示出框架結構的第二實施例,圖2的(a)示出變形前的情況,圖2的(b)示出變形后的情況。
附圖標記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愛信輕金屬株式會社,未經愛信輕金屬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9000073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結構套件部件
 - 下一篇:感應加熱器組件以及感應加熱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