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配置的信息在審
| 申請號: | 201980100280.4 | 申請日: | 2019-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244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9 |
| 發明(設計)人: | 朱晨曦;劉兵朝;凌為;肖玲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想(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5/00 | 分類號: | H04L5/0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戚傳江;穆森 |
| 地址: | 100085***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物理 下行 共享 信道 配置 信息 | ||
公開了用于發射用于PDSCH配置的信息的裝置、方法和系統。一種方法(400)包括確定(402)包括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配置參數的多個實例的配置信息。方法(400)包括將配置信息發射(404)到用戶設備,其中:該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配置參數被用于由下行鏈路控制信息調度的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從具有多個索引中的對應索引的資源集發射下行鏈路控制信息;并且每個索引對應于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配置參數的多個實例中的實例。
技術領域
本文中公開的主題總體涉及無線通信,并且更具體地涉及用于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配置的信息。
背景技術
在此定義以下縮寫,其中至少一些在以下描述中被引用: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GPP”)、5G QoS指示符(“5QI”)、確認模式(“AM”)、回程(“BH”)、廣播多播(“BM”)、緩沖區占用(“BO”)、基站(“BS”)、緩沖區狀態報告(“BSR”)、帶寬(“BW”)、帶寬部分(“BWP”)、分量載波(“CC”)、碼分復用(“CDM”)、控制元素(“CE”)、協調多點(“CoMP”)、需求類別(“CoR”)、控制資源集(“CORESET”)、循環前綴(“CP”)、循環前綴OFDM(“CP-OFDM”)、CSI-RS資源指示符(“CRI”)、小區RNTI(“C-RNTI”)、信道狀態信息(“CSI”)、CSI IM(“CSI-IM”)、CSI RS(“CSI-RS”)、信道質量指示符(“CQI”)、中央單元(“CU”)、碼字(“CW”)、下行鏈路指配索引(“DAI”)、下行鏈路控制信息(“DCI”)、下行鏈路(“DL”)、離散傅里葉變換擴展OFDM(“DFT-s-OFDM”)、解調參考信號(“DMRS”或“DM-RS”)、數據無線電承載(“DRB”)、專用短程通信(“DSRC”)、分布式單元(“DU”)、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演進型節點B(“eNB”)、增強型訂戶識別模塊(“eSIM”)、增強型(“E”)、頻分雙工(“FDD”)、頻分多址接入(“FDMA”)、頻率范圍(“FR”)、450MHz–6000MHz(“FR1”)、24250MHz–52600MHz(“FR2”)、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高清多媒體接口(“HDMI”)、集成接入回程(“IAB”)、身份或標識符或標識(“ID”)、信息元素(“IE”)、干擾測量(“IM”)、國際移動訂戶身份(“IMSI”)、物聯網(“IoT”)、互聯網協議(“IP”)、聯合傳輸(“JT”)、1級(“L1”)、L1 RSRP(“L1-RSRP”)、L1 SINR(“L1-SINR”)、邏輯信道(“LCH”)、邏輯信道組(“LCG”)、邏輯信道ID(“LCID”)、邏輯信道優先級(“LCP”)、層指示符(“LI”)、長期演進(“LTE”)、自動化水平(“LoA”)、媒體訪問控制(“MAC”)、調制編碼方案(“MCS”)、多DCI(“M-DCI”)、主信息塊(“MIB”)、多輸入多輸出(“MIMO”)、移動終端(“MT”)、機器類型通信(“MTC”)、多PDSCH(“多-PDSCH”)、多TRP(“M-TRP”)、多用戶(“MU”)、多用戶MIMO(“MU-MIMO”)、最小均方誤差(“MMSE”)、否定確認(“NACK”)或(“NAK”)、下一代(“NG”)、下一代節點B(“gNB”)、新無線電(“NR”)、非零功率(“NZP”)、NZP CSI-RS(“NZP-CSI-RS”)、正交頻分復用(“OFDM”)、峰均功率比(“PAPR”)、物理廣播信道(“PBCH”)、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PDSCH”)、PDSCH配置(“PDSCH-Config”)、策略控制功能(“PCF”)、分組數據會聚協議(“PDCP”)、分組數據網絡(“PDN”)、協議數據單元(“PDU”)、公共陸地移動網絡(“PLMN”)、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ProSe每分組優先級(“PPPP”)、ProSe每分組可靠性(“PPPR”)、物理資源塊(“PRB”)、交換的分組(“PS”)、物理側鏈路控制信道(“PSCCH”)、物理側鏈路共享信道(“PSSCH”)、相位跟蹤RS(“PTRS”或“PT-RS”)、物理上行鏈路共享信道(“PUSCH”)、準共置(“QCL”)、服務質量(“QoS”)、隨機接入信道(“RACH”)、無線電接入網絡(“RAN”)、無線電接入技術(“RAT”)、資源元素(“RE”)、射頻(“RF”)、秩指示符(“RI”)、無線電鏈路控制(“RLC”)、無線電鏈路故障(“RLF”)、無線電網絡臨時標識符(“RNTI”)、資源池(“RP”)、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參考信號(“RS”)、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參考信號接收質量(“RSRQ”)、接收(“RX”)、單載波頻域擴頻(“SC-FDSS”)、輔小區(“SCell”)、子載波間隔(“SCS”)、單DCI(“S-DCI”)、服務數據單元(“SDU”)、訂戶身份模塊(“SIM”)、信號干擾和噪聲比(“SINR”)、側鏈路(“SL”)、序號(“SN”)、調度請求(“SR”)、SRS資源指示符(“SRI”)、探測參考信號(“SRS”)、同步信號(“SS”)、SS/PBCH塊(“SSB”)、傳輸配置指示符(“TCI”)、時分雙工(“TDD”)、臨時移動訂戶身份(“TMSI”)、發射的預編碼矩陣指示符(“TPMI”)、傳輸接收點(“TRP”)、技術標準(“TS”)、發射(“TX”)、用戶實體/設備(移動終端)(“UE”)、通用集成電路卡(“UICC”)、上行鏈路(“UL”)、非確認模式(“UM”)、通用移動電信系統(“UMTS”)、用戶平面(“UP”)、通用訂戶身份模塊(“USIM”)、通用陸地無線電接入網(“UTRAN”)、車到萬物(“V2X”)、IP電話(“VoIP”)、訪問公共陸地移動網絡(“VPLMN”)、車輛RNTI(“V-RNTI”)、微波接入全球互操作性(“WiMAX”)、迫零(“ZF”)、零功率(“ZP”)以及ZPCSI-RS(“ZP-CSI-RS”)。如本文中所使用的,“HARQ-ACK”可以共同表示肯定確認(“ACK”)和否定確認(“NAK”)。ACK意指TB被正確地接收,而NAK意指TB被錯誤地接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經聯想(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8010028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傳動裝置
- 下一篇:用于確定鎖型的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