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棒材供送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980095835.0 | 申請日: | 2019-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848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廣澤清;曽根榮二;中里幸司 | 申請(專利權)人: | 育良精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23B13/02 | 分類號: | B23B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棒材供送 裝置 | ||
本發(fā)明是棒材供給機的棒材供送裝置,其具備:棒材把持構件,其用于把持棒材的后端部;桿部分,其在棒材供送時前進;以及連結構件,其以將棒材把持構件支承為能夠旋轉(zhuǎn)的方式夾裝于棒材把持構件與桿部分之間,該棒材供給機的棒材供送裝置將在切削加工時旋轉(zhuǎn)的棒材支承為能夠旋轉(zhuǎn)。連結構件具有:旋轉(zhuǎn)部,其一體地支承棒材把持構件;固定部,其與桿部分連結起來;以及旋轉(zhuǎn)部件,其將旋轉(zhuǎn)部和固定部連結成能夠相對旋轉(zhuǎn)。棒材把持構件具有:把持部,其具有能夠接收棒材的后端部的空心部;和指型構件,其以能夠旋轉(zhuǎn)的方式收容于該把持部內(nèi),并且,用于把持棒材的后端部。指型構件具有筒狀的彈性體和覆蓋該筒狀的彈性體的筒狀的金屬體。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棒材供給機的棒材供送裝置,更詳細而言,涉及一種配置于棒材供給機的棒材供送軸線上的棒材供送裝置的改良。
背景技術
公知有構成為向NC車床等自動車床自動供給比較長的棒材的棒材供給機。這種棒材供給機具備向自動車床供給棒材的棒材供給部件,棒材供給部件具備:輸送桿等棒材供送裝置,其朝向自動車床供送棒材;和棒材供送裝置用的驅(qū)動裝置,其由驅(qū)動馬達和鏈條等構成。
一般而言,該驅(qū)動裝置對棒材供送裝置賦予前進方向的驅(qū)動力或推力(thrustforce),由此,棒材供送裝置按照例如自動車床的產(chǎn)品加工工序向自動車床供給棒材。
一般而言,棒材供給機的棒材供送裝置具備把持工件的后端部或作為原材料的棒材的后端部的空心圓筒狀的指型卡盤。該指型卡盤以能夠旋轉(zhuǎn)的方式安裝于棒材供送裝置的頂端部或前端部。并且,棒材的后端部被插入到指型卡盤的空心部內(nèi),被該指型卡盤把持。
圖13是表示這種棒材供送裝置的結構的概略側(cè)視圖。構成棒材供送裝置的輸送桿1具有:桿部分2,其配置于棒材供給機的棒材供送軸線X-X上;和指型卡盤4,其安裝于該桿部分2的前端部。
設置于輸送桿1的后端部的翼部分3卡定于構成供送構件裝置用的驅(qū)動裝置的環(huán)形鏈條C(也可以是帶和帶輪等)。另外,被稱為卡盤接頭的能夠旋轉(zhuǎn)的連結構件10夾裝于指型卡盤4與桿部分2之間。
并且,棒材W的后端部嵌入指型卡盤4內(nèi),由此,被指型卡盤4把持。在被NC自動車床的主軸的夾頭把持著的棒材W高速旋轉(zhuǎn)時,連結構件10將指型卡盤4支承為能夠旋轉(zhuǎn),即,指型卡盤4能夠追隨棒材W的旋轉(zhuǎn)而旋轉(zhuǎn)。
一般而言,能夠安裝于輸送桿1的指型卡盤4如日本實開昭57─91502號公報(專利文獻1)所公開這樣具有聚氨酯樹脂等的圓筒狀彈性體30。該彈性體30彈力地把持已插入到指型卡盤4內(nèi)的棒材W的后端部。
發(fā)明內(nèi)容
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
根據(jù)本案發(fā)明人,獲得了如下見解:棒材把持構件(指型卡盤)的聚氨酯樹脂等的圓筒狀彈性體由于棒材W的插入而膨脹,存在在棒材的旋轉(zhuǎn)時棒材把持構件(指型卡盤)“連帶著旋轉(zhuǎn)的”情況,在該情況下,存在扭轉(zhuǎn)負載施加于圓筒狀彈性體而該圓筒狀彈性體非期望地損傷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根據(jù)本案發(fā)明人,獲得了如下見解:由于同時使用適量的潤滑油等,能夠使以覆蓋圓筒狀彈性體的方式設置的圓筒狀金屬罩與棒材把持構件(指型卡盤)的主體(通常是金屬制的)之間的滑動阻力相對于圓筒狀彈性體與棒材把持構件(指型卡盤)的主體(通常是金屬制的)之間的滑動阻力實現(xiàn)相同程度的低下。
本發(fā)明是基于以上的背景而做成的。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效地抑制了在棒材把持構件(指型卡盤)的聚氨酯樹脂等的圓筒狀彈性體產(chǎn)生變形、損傷的棒材供送裝置。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育良精機株式會社,未經(jīng)育良精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80095835.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