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在異構IOT生態系統中配對IOT設備和IOT服務的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80091238.0 | 申請日: | 2019-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9657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I.B.P.P.迪納塔;G.K.尤塔馬;N.拉曼;H.普拉維拉塔馬;Y.拉曼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H04W84/18;H04W76/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邵亞麗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iot 生態系統 配對 設備 服務 方法 裝置 | ||
提供了一種電子裝置和方法。異構物聯網(IoT)系統的端到端自動互連利用在IoT設備和服務中可用的具有視覺和/或無線電標簽信息的IoT服務信息使云到云(C2C)(主要IoT服務到外部IoT服務)和設備到云(D2C)(IoT設備到IoT服務)配對過程二者自動化。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用于簡化異構物聯網(IoT)生態系統中的IoT設備與IoT服務的配對過程的方法和裝置。更具體地,本公開涉及包括用戶如何在其主要IoT服務與外部IoT服務之間進行云到云(C2C)配對以及如何在其IoT設備與IoT服務之間進行設備到云(D2C)配對的配對過程。
背景技術
不存在討論了關于如何使得用戶能夠使用來自各種供應商的異構IoT設備來使配對過程自動化的方法的發明。當前,用戶必須對IoT系統實體中的每一個進行一系列手動配置,以做到跨不同供應商的接通和關斷控制的簡單操作。
US 9,977,415('415專利)討論了用于實施虛擬IoT集線器和設備的系統和方法。'415專利將重點放在系統如何致力于支持多個IoT集線器和設備上。同時,本文中的公開內容公開了用戶可如何(從用戶界面(UI)、過程和流程)容易地將其IoT設備與IoT服務配對。
美國公開2015-0058445('445USP)討論了用于創建IoT服務和設備的抽象概念的系統和方法。'445USP將重點放在如何在IoT服務中創建抽象概念以支持許多IoT設備上。本文中的公開內容公開了配對步驟(來自UI、過程和流程),使得用戶可以容易地將其IoT事物與IoT服務配對。
以上信息僅作為背景信息呈現,以便協助理解本公開。就以上內容中的任何內容是否可能會用作關于本公開的現有技術而言,尚未進行確定且未進行聲明。
附圖說明
本公開的某些實施例的以上和其它方面、特征以及優點將根據以下結合附圖所進行的描述而變得更加顯而易見,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用于支持C2C和/或D2C配對機制的IoT生態系統的視圖;
圖2A圖示了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從用戶視角的C2C配對過程的示例;
圖2B圖示了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從用戶視角的C2C配對過程的結果的示例;
圖3A圖示了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從用戶視角的D2C配對過程的示例;
圖3B圖示了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從用戶視角的D2C配對過程的結果的示例;
圖3C圖示了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D2C配對過程的用例的示例;
圖4A圖示了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靈活的IoT服務切換的過程,該靈活的IoT服務切換圖示了當用戶想要切換其IoT服務時的IoT應用的流程;
圖4B圖示了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靈活的IoT服務切換的過程的結果;
圖5圖示了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使用APM和自定義配對步驟的IoT設備的大量配對的過程;
圖6圖示了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關于如何使用外部IoT服務來增強與主要IoT服務配對的IoT設備的功能性和能力的樣本場景;
圖7圖示了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在IoT生態系統中使能C2C配對所需的系統和數據;
圖8A是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在主要IoT服務與外部IoT服務之間的C2C配對的流程圖;
圖8B是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在主要IoT服務與外部IoT服務之間的C2C解除配對過程的流程圖;
圖9圖示了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C2C模塊的配對和解除配對過程;
圖10圖示了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C2C配對的序列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未經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8009123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使用光纖將光輸送到真空腔室中
- 下一篇:鞍乘型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