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和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在審
| 申請號: | 201980089920.6 | 申請日: | 2019-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3060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渡邊裕貴;堂上和范;平塚秀和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505;H01M4/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電 二次 電池 正極 活性 物質 | ||
作為本公開的一方式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的特征在于,其包含:含Ni的鋰復合氧化物A和含Ni的鋰復合氧化物B,含Ni的鋰復合氧化物A含有相對于除Li之外的金屬元素的總摩爾數為55摩爾%以上的Ni,含Ni的鋰復合氧化物B含有Ti和Ni,含Ni的鋰復合氧化物B中的Ni的含量相對于除Ti和Li之外的金屬元素的總摩爾數為55摩爾%以上,含Ni的鋰復合氧化物A和含Ni的鋰復合氧化物B分別為規定的平均一次粒徑和平均二次粒徑,含Ni的鋰復合氧化物A與含Ni的鋰復合氧化物B的比例以質量比計為5:95~55:45。通過使用該正極活性物質,從而可以提供:實現高容量化、且抑制電阻上升和內部短路的發生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和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背景技術
近年來,作為大幅有利于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高容量化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Ni含量多的含Ni的鋰復合氧化物備受關注。另外,已知有如下方法:通過使用平均二次粒徑不同的二種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從而提高正極復合材料層的填充密度,由此,增大正極活性物質的比表面積,實現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高容量化(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113825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然而,正極活性物質的比表面積如果變大,則有正極活性物質中所含的Ni的溶出量變大的擔心。Ni自正極活性物質的溶出有時會引起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電阻上升、內部短路。
本公開的目的在于,提供:實現高容量化、且能實現抑制電阻上升和內部短路的發生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正極活性物質。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作為本公開的一方式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的特征在于,其包含:含Ni的鋰復合氧化物A和含Ni的鋰復合氧化物B,含Ni的鋰復合氧化物A含有相對于除Li之外的金屬元素的總摩爾數為55摩爾%以上的Ni,含Ni的鋰復合氧化物B含有Ti和Ni,含Ni的鋰復合氧化物B中的Ni的含量相對于除Ti和Li之外的金屬元素的總摩爾數為55摩爾%以上,含Ni的鋰復合氧化物A的平均一次粒徑為1μm以上、平均二次粒徑為2μm~6μm,含Ni的鋰復合氧化物B的平均一次粒徑為0.05μm以上、且小于含Ni的鋰復合氧化物A的平均一次粒徑,含Ni的鋰復合氧化物B的平均二次粒徑為10μm~20μm,含Ni的鋰復合氧化物A與含Ni的鋰復合氧化物B的比例以質量比計為5:95~55:45。
作為本公開的一方式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特征在于,具備:包含上述正極活性物質的正極、負極和非水電解質。
發明的效果
根據作為本公開的一方式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可以提供:實現高容量化、且抑制電阻上升和內部短路的發生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附圖說明
圖1為作為實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剖視圖。
圖2為示意性示出作為實施方式的一例的含Ni的鋰復合氧化物A的圖。
圖3為示意性示出作為實施方式的一例的含Ni的鋰復合氧化物B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未經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8008992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