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機動車門元件的開啟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980084271.0 | 申請日: | 2019-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958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08 |
| 發明(設計)人: | U·萊德曼 | 申請(專利權)人: | 開開特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F15/619 | 分類號: | E05F15/619;E05C17/00;E05C1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汪勤;吳鵬 |
| 地址: | 德國海***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機動 車門 元件 開啟 設備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機動車門元件(2)的開啟設備(1),所述開啟設備具有電驅動裝置(5、20)和致動件(3),其中,致動件(3)能借助于驅動裝置(5)和布置在致動件(3)與驅動裝置(5)之間的傳動機構(11、12)而被移動,從而能夠實現門元件(2)的運動,所述開啟設備還具有用于檢測門運動(S)的傳感器(17),其中,至少一個傳動機構組成部分以能擺動的方式被接納在開啟設備(1)中,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傳動機構組成部分的擺動運動能借助于傳感器來檢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機動車門元件的開啟設備,所述開啟設備具有電驅動裝置和致動件,其中,致動件能借助于驅動裝置和布置在致動件與驅動裝置之間的傳動機構移動,所述開啟設備還具有用于檢測門運動的傳感器。
背景技術
當今的機動車越來越多地設有舒適功能。例如,為了便于進入機動車并且能夠采用提升美學效果和空氣動力學效果的造型,機動車例如不配備外部的門把手。但也可以考慮設有車門外把手,但該車門外把手僅為了實現打開而將開關信號傳遞到機動車門鎖。為了使上變得容易、自動化并且在例如無車門外把手的車輛中能實現上車,使用所謂的開啟設備或保持車門位置器,其部分地也被稱為車門打開裝置。
由專利文獻DE?10?2011?015?669?A1已知一種用于機動車門或艙蓋的打開裝置,借助于該打開裝置能使車門、艙蓋或罩從關閉位置轉移到打開位置中。如果打開裝置例如涉及機動車側門,那么可以借助于電脈沖打開車門。為此,首先必須優選電動地解鎖門鎖的鎖定裝置,使得門是可打開的。如果現在例如門密封壓力不足以使門從關閉位置轉移到打開位置中,則可以借助于打開裝置使門轉移到打開位置中。在此,打開位置限定為,使得機動車的操作者能夠抓住門以便他能夠完全打開門。在此,電驅動裝置用作打開裝置,該電驅動裝置通過驅動爪以及內桿和外桿以桿的擺動運動的形式機械地作用到機動車門上。
專利文獻DE?10?2016?105?760?A1公開了一種用于機動車門的開啟設,該開啟設備具有底板、支承在底板上的驅動元件和驅動裝置,其中,設有被分配給驅動元件的第一傳感器,該第一傳感器至少在開啟過程與手動的打開過程之間進行區分。在此,開啟設備包括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可通過傳感器和控制單元驅動。于是,柔性的連接件能實現傳遞桿的擺動,該傳遞桿又通過驅動桿和驅動滑動件實現開啟運動。為了能夠使門運動,驅動滑動件直線移動并且例如從車身的開口中移出,從而能使脫開的和解鎖的門至少局部地打開。驅動滑動件的終點位置能借助于位置固定的第二傳感器檢測,從而又能切斷驅動。
由申請人的未公開的專利申請DE?10?2017?124?282.1已知一種用于機動車門元件的開啟設備,所述開啟設備具有電驅動裝置和致動件,其中,致動件能借助于驅動裝置和布置在致動件與驅動裝置之間的傳動機構而被移動。借助于開啟設備能夠實現門的運動,其中,滑動元件布置在致動件上,其與開關件共同作用,從而能檢測門運動。致動件基本上由被驅動的具有集成的滑動元件的齒條、開關件和電引線構成。在此,借助于在滑動元件與車身之間的開關件可以控制被驅動的齒條的運動。
由現有技術已知的用于在機動車鎖解鎖之后開啟機動車門的設備能實現車門的至少局部的打開,從而機動車的操作者能夠穿過間隙抓住并完全打開車門。已知的開啟設備已在原理上得到驗證,然而當電操縱的門例如在斜坡道路上被電動打開時,達到其極限。本發明由此出發。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機動車門元件的改進的開啟設備。此外,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這樣一種開啟設備:該開啟設備能實現可靠且快速地檢測門元件的運動。此外,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成本有利的解決方案。
要指出的是,下面描述的實施例不是限制性的,更確切地說,在說明書中描述的特征的任意的變型可能性都是可能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開開特股份公司,未經開開特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800842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