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放射線檢測元件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980069774.0 | 申請日: | 2019-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304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8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島田修;本村知久;谷森達(dá);高田淳史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大日本印刷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1T1/18 | 分類號: | G01T1/18;H01J47/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biāo)代理有限責(zé)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吳秋明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放射線 檢測 元件 | ||
本發(fā)明具有:基材,具有第1面和與第1面相反的一側(cè)的第2面;第1電極,貫通基材并將第1面?zhèn)扰c第2面?zhèn)入娺B接,在第1面?zhèn)嚷冻?;?電極,在第1方向上與第1電極相鄰,貫通基材并將第1面?zhèn)扰c第2面?zhèn)入娺B接,在第1面?zhèn)嚷冻觯坏?電極,在與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與第1電極相鄰,貫通基材并將第1面?zhèn)扰c第2面?zhèn)入娺B接,在第1面?zhèn)嚷冻?;?電極,在第1方向上與第3電極相鄰,在第2方向上與第2電極相鄰,貫通基材并將第1面?zhèn)扰c第2面?zhèn)入娺B接,在第1面?zhèn)嚷冻?;以及?電極,配置在第1面?zhèn)?,設(shè)置在第1電極與第2電極之間、第2電極與第3電極之間、第3電極與第4電極之間以及第4電極與第1電極之間,與第1電極、第2電極、第3電極以及第4電極的每一個分離開地設(shè)置。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公開涉及使用了基于像素型電極的氣體放大的檢測放射線的放射線檢測元件。
背景技術(shù)
基于像素型電極的氣體電子放大型放射線檢測器的研究正在推進(jìn)。氣體電子放大型放射線檢測器具有如下的特征,即,在以往的基于檢測器的放射線檢測中不充分的檢測區(qū)域的圖像成像中,能夠進(jìn)行大面積且實時成像。
在專利文獻(xiàn)1中,作為利用了氣體中的電子雪崩放大的檢測器,公開了使用了像素型電極的放射線檢測器。放射線檢測器包含設(shè)置在壓力容器內(nèi)的像素型電極和與像素型電極對置的漂移(drift)電極。此外,在壓力容器內(nèi)填充有與進(jìn)行檢測的放射線對應(yīng)的氣體。像素型電極具有以X方向、Y方向上的二維配置的多個陽極電極和多個陰極電極。
若放射線與氣體碰撞,則因氣體的電離而產(chǎn)生的電子受到漂移電極與陰極電極之間的電場的影響,向像素電極方向移動,通過陽極電極與陰極電極之間的電場,雪崩式地增殖。由此,由陽極電極收集到的電子群達(dá)到能夠作為電信號讀出的水平。
在專利文獻(xiàn)1公開了使用了基于像素型電極的氣體放大的放射線檢測器。該放射線檢測器使從沿著X方向配置的多個陽極電極和沿著Y方向配置的多個陰極電極得到的電信號與時鐘信號同步,變換為時間和位置數(shù)據(jù)。通過時間信息和X方向以及Y方向上的位置信息,能夠計測放射線的軌跡。
在先技術(shù)文獻(xiàn)
專利文獻(xiàn)
專利文獻(xiàn)1:日本專利第3354551號
發(fā)明內(nèi)容
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
然而,在以往的基于像素型電極的放射線檢測器中,在分離開的場所中同時檢測到信號的情況下,難以判別這些信號。因此,存在位置檢測精度會下降的問題。
本公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提高了位置檢測精度的放射線檢測元件。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涉及的放射線檢測元件具有:基材,具有第1面和與第1面相反的一側(cè)的第2面;第1電極,貫通基材并將第1面?zhèn)扰c第2面?zhèn)入娺B接,在第1面?zhèn)嚷冻觯坏?電極,在第1方向上與第1電極相鄰,貫通基材并將第1面?zhèn)扰c第2面?zhèn)入娺B接,在第1面?zhèn)嚷冻觯坏?電極,在與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與第1電極相鄰,貫通基材并將第1面?zhèn)扰c第2面?zhèn)入娺B接,在第1面?zhèn)嚷冻?;?電極,在第1方向上與第3電極相鄰,在第2方向上與第2電極相鄰,貫通基材并將第1面?zhèn)扰c第2面?zhèn)入娺B接,在第1面?zhèn)嚷冻觯坏?電極,配置在第1面?zhèn)?,設(shè)置在第1電極與第2電極之間、第2電極與第3電極之間、第3電極與第4電極之間以及第4電極與第1電極之間,與第1電極、第2電極、第3電極以及第4電極的每一個分離開地設(shè)置;第1外部端子,在第2面?zhèn)扰c第1電極電連接;第2外部端子,在第2面?zhèn)扰c第2電極電連接;第3外部端子,在第2面?zhèn)扰c第3電極電連接;以及第4外部端子,在第2面?zhèn)扰c第4電極電連接,第1外部端子至第4外部端子各自電絕緣。
在上述結(jié)構(gòu)中,也可以是,第5電極具有包圍第1電極、第2電極、第3電極以及第4電極的每一個的多個開口部。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大日本印刷株式會社,未經(jīng)大日本印刷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80069774.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