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道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80064761.4 | 申請日: | 2019-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050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4 |
| 發明(設計)人: | 卡爾·邁克爾·沃克登 | 申請(專利權)人: | 藍豆醫療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16/04 | 分類號: | A61M16/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瑞朋;胡彬 |
| 地址: | 英國阿什***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置 | ||
一種喉部遮罩,包括殼體(12),所述殼體包括頸部部分(14)和從頸部部分的第一端部延伸的頭部部分(16)。頭部部分還包括密封面(18)和相反面(20);密封面和相反面由從密封面向上延伸的封閉壁(22)連接。密封面包括用于在喉部周圍形成密封的周邊密封件(24)并且具有布置成定位在喉部開口上方的開口。氣道導管(28)定位在殼體內,并且從頸部部分的第二端部延伸到周邊密封件中的開口。頭部部分包括彈性可變形部段(30),所述彈性可變形部段是頭部部分的優先可變形部段。所述相反面包括突起(40)。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患者的通氣的氣道裝置,并且尤其涉及一種喉部遮罩氣道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地,氣管內導管用于在昏迷患者體內建立氣道。氣管內導管包括細長導管,該細長導管具有定位在該導管的遠側端部處的可膨脹套囊或球囊。在使用中,氣管內導管的遠側端部經由患者的嘴部插入到患者的氣管中。一旦定位正確,套囊就膨脹,從而與氣管的內部襯層形成密封,這防止將胃液吸入到患者的肺部中。導管的近側端部連接到用于提供正壓力以對患者的肺部進行通氣的通氣裝置。
然而,氣管內導管有幾個缺點,包括難以正確地定位在患者的氣道內,并且需要對患者的頭部和頸部進行大量操作以便插入導管,這在一些患者中(比如那些遭受頸部或脊柱損傷的患者)可能是非常不希望的。此外,由于氣管內導管的遠側端部定位在氣管內,并且必須穿過喉部結構,所以對于患有某種程度的喉部病狀(比如術后聲音嘶啞或吞咽困難)的患者并不罕見。
因此開發了喉部遮罩氣道裝置(以下稱為“喉部遮罩”),其旨在克服上述與氣管內導管相關的缺點。與氣管內導管相比,喉部遮罩相對容易插入以在患者體內建立氣道,并且只需要對患者的頭部和頸部進行相對較小的操作以便正確地定位遮罩。重要地,并且與氣管內導管相比,喉部遮罩為患者的肺部提供通氣,而不接觸敏感的氣管的內襯層或喉部結構,因此減少了術后并發癥(比如上面列出的那些)的發生。
一般而言,已知的喉部遮罩通常包括氣道導管,其在一個端部處打開到中空遮罩部段的內部中。遮罩部段被定形狀以適配在患者的喉部上。遮罩的周邊通常由套囊形成,該套囊在使用中在喉部開口周圍形成密封,從而建立有效的氣道。
然而,為了確保充分形成密封,有必要提供各種尺寸的喉部遮罩,以便適合患者的不同尺寸。例如,氣道導管的直徑和遮罩部分的比例可以相應地變化,以便適合患者的特定體重范圍,例如“小成人(30-50kg)”、“中等成人(50-70kg)”和“大成人(70+kg)”,其中每個人將具有不同尺寸的喉部區域。
喉部遮罩的合適尺寸的選擇通常基于制造商對基于重量的預估值的推薦,加上臨床判斷。然而,應當理解,患者解剖結構中的自然和潛在不可預測的變化意味著這些選擇參數不一定適合每個患者的需要。
還已知在喉部遮罩內提供引流導管,用于引流進入遮罩的流體,比如,來自患者的食管的胃液。引流導管可以基本上平行于遮罩的殼體內的氣道導管設置。這種引流導管通常是被動通氣導管,其在遮罩的從遮罩部段延伸的細長頸部部段的遠側端部處向大氣打開,并在遮罩部段內的近側端部處打開以接收收集在遮罩中的任何流體。
然而,這種引流導管還可以收集其他流體,比如來自聲門上區域的流體。因此,可能難以監測每種特定流體的產生的量,并且還可能需要額外的患者監測,以確保流體不會在遮罩部段內積聚而導致患者吸入流體。
已知喉部遮罩的另一個缺點是,在插入和通氣期間,它們會對患者的舌頭的后部和會厭造成壓力。該問題在采用較寬頸部部分的更新型喉部遮罩中尤其普遍,并且在具有高基礎代謝指數(BMI)的患者中也是如此,因為舌頭和氣道內的組織(比如會厭和周圍結構)通常因增加的BMI而增大。
舌頭和周圍結構的壓縮可能導致生理問題和喉部發病,比如相應地對舌下神經和舌神經的損傷。
本發明的實施例尋求解決至少一些前述問題。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藍豆醫療有限公司,未經藍豆醫療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8006476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氣道裝置
- 下一篇:隨機接入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