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滾動元件軸承的軸向保持的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80064512.5 | 申請日: | 2019-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888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06 |
| 發明(設計)人: | 克里斯托夫·利馬;博希夫·本薩拉赫;艾倫·多米尼克·杰德拉德;阿爾貝托·馬丁·馬托斯;瓦倫丁·奧利弗·簡-雅克·奎斯內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賽峰飛機發動機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27/04 | 分類號: | F16C27/04;F16C19/52;F16C33/58;F16C35/077;F16C17/20;F16C19/22;F16C35/02;F01D25/16;F16C2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樊楠;陳萬青 |
| 地址: | 法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滾動 元件 軸承 軸向 保持 系統 | ||
1.用于軸承的保持圈的軸向保持的系統,所述軸承用于旋轉地引導沿著縱向軸線(X)延伸的渦輪機的旋轉軸(12),所述系統包括:
-旨在固定到所述渦輪機的固定部分(15)的環形軸承支架(14),和
-由所述環形軸承支架(14)承載的軸承保持圈(16),所述軸承保持圈(16)沿著所述縱向軸線(X)延伸并且包括被稱為上游圈(20)的上游部分和被稱為下游圈(22)的下游部分,所述上游部分旨在與所述環形軸承支架(14)發生接觸,所述下游部分能彈性變形并旨在與所述固定部分(15)連接,
所述環形軸承支架(14)包括第一軸向保持元件(34),所述軸承保持圈(16)包括第二軸向保持元件(36),所述第一軸向保持元件(34)和所述第二軸向保持元件(36)被構造成彼此配合,以在所述下游圈(22)損壞的情況下軸向地保持所述軸承保持圈(1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軸向保持元件(34)和所述第二軸向保持元件(36)各自具有至少一個環形齒,所述至少一個環形齒沿著大致垂直于所述縱向軸線(X)的徑向軸線延伸,以能夠彼此軸向地配合并形成卡扣連接,
所述第一軸向保持元件(34)和所述第二軸向保持元件(36)的環形齒中的每個在近似垂直于所述縱向軸線(X)的平面中周向地延伸并且包括兩個相對的周向端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軸承的保持圈的軸向保持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軸向保持元件的環形齒中的每個徑向地朝向所述渦輪機的外部延伸,并且所述第二軸向保持元件的環形齒中的每個徑向地朝向所述渦輪機的內部延伸。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軸承的保持圈的軸向保持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軸承支架(14)的至少一個第一軸向保持元件(34)被布置在所述軸承保持圈(16)的至少一個第二軸向保持元件(36)的下游。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軸承的保持圈的軸向保持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軸承支架(14)的每個第一軸向保持元件(34)的周向端部在其上游面上還各自包括倒角(44)。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軸承的保持圈的軸向保持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保持圈(16)的每個第二軸向保持元件(36)的周向端部在其下游面上還各自包括倒角(46),以與所述環形軸承支架(14)的每個第一軸向保持元件(34)的倒角中的每個倒角(44)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軸承的保持圈的軸向保持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軸向保持元件(34)和所述第二軸向保持元件(36)中的至少一個具有與其他軸向保持元件的周向長度不同的周向長度。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軸承的保持圈的軸向保持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進一步包括滾動環狀物(18),所述滾動環狀物徑向地布置在所述環形軸承支架(14)與所述軸承保持圈(16)之間,所述滾動環狀物(18)包括至少一個環形齒(38),所述滾動環狀物的至少一個環形齒徑向地延伸以能夠與所述軸承保持圈的至少一個第二軸向保持元件(36)軸向地配合,從而形成卡扣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軸承的保持圈的軸向保持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保持圈(16)的至少一個第二軸向保持元件(36)軸向地布置在所述環形軸承支架(14)的至少一個第一軸向保持元件(34)與所述滾動環狀物(18)的至少一個環形齒(38)之間。
9.飛行器渦輪機,所述飛行器渦輪機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軸承的保持圈的軸向保持的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賽峰飛機發動機公司,未經賽峰飛機發動機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8006451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編碼改進的轉氨酶蛋白的核酸
- 下一篇:激光雷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