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線通信系統中發送緩沖器狀態報告的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80063629.1 | 申請日: | 2019-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7191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宰赫;A.阿吉瓦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W28/02 | 分類號: | H04W28/02;H04W72/12;H04W74/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張泓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通信 系統 發送 緩沖器 狀態 報告 方法 裝置 | ||
一種發送用戶設備的緩沖器狀態報告(BSR)的方法,包括:觸發用于與預定義的邏輯信道相對應的BSR的過程;確定用于發送與預定義的邏輯信道相對應的調度請求的資源是否被分配;基于確定用于發送所述調度請求的資源是否被分配的結果,識別配置的上行鏈路資源是否被分配;以及當配置的上行鏈路資源被分配時,確定是否通過使用所述配置的上行鏈路資源發送BSR。
技術領域
本公開總體上涉及一種方法,通過該方法,用戶設備請求傳輸資源以在無線通信系統中發送數據。
背景技術
為了滿足在第四代(4G)通信系統商業化之后對于無線數據流量的需求增長,已經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來開發增強的第五代(5G)或5G之前的通信系統。這就是為什么將“5G通信系統”或“5G之前的通信系統”稱為“超4G網絡通信系統”或“后長期演進(LTE)系統”的一個原因。為了達到高數據傳輸速率,正在開發5G通信系統以在超高頻帶(毫米波(mmWave))實現,例如,60GHz波段。為了減少在這種超高頻帶中雜散電磁波的出現并且增加5G通信系統中電磁波的傳輸距離,正在研究各種技術,諸如波束成形、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MIMO)、全維MIMO(FD-MIMO)、陣列天線、模擬波束成形和大規模天線。為了改善5G通信系統的系統網絡,已經開發了各種技術,例如,演進型小型小區、高級小型小區、云無線接入網絡(cloudRAN)、超密集網絡、設備到設備(D2D)通信、無線回程、移動網絡、協同通信、協作多點(CoMp)以及接收端干擾消除。此外,對于5G通信系統,已經開發了其他技術,例如,作為高級編碼調制(ACM)方案的頻移鍵控(FSK)和正交幅度調制(QAM)的混合調制(FQAM)及滑動窗口疊加編碼(SWSC)以及作為高級接入方案的濾波器組多載波(FBMC)、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和稀疏編碼多址接入(SCMA)。
互聯網已演變為物聯網(IoT),其中諸如對象的分布式配置相互交換信息以處理信息。新提供了萬物互聯(IoE)技術,其中將與IoT相關的技術與例如,通過與云服務器連接來處理大數據的技術相結合。為了實現IoT,需要各種技術組件,諸如傳感技術、有線/無線通信和網絡技術結構、服務接口技術或安全技術。近年來,已經研究了包括用于連接對象的傳感器網絡、機器到機器(M2M)通信或機器類型通信(MTC)的技術。在IoT環境中,智能互聯網技術可以被提供以收集并且解釋從彼此連接的對象獲得的數據,并且因此在人類生活中創在新的價值。隨著現有信息技術(IT)和各種行業彼此融合及結合,IoT可以被應用于各種領域,諸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車或聯網汽車、智能電網、衛生保健、智能家電或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正在進行各種嘗試以將5G系統應用于IoT網絡。例如,與傳感器網絡、M2M通信或MTC相關的技術是通過使用包括波束成形、MIMO或陣列天線的5G通信技術實現的。云RAN作為上述大數據處理技術的應用可以是5G通信技術和IoT技術融合的一個示例。
隨著無線通信系統的發展,現在能夠提供各種服務,并且因此,需要有效地處理資源分配請求和用戶設備的隨機接入過程的方式。
發明內容
解決方案
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方面,提供了一種無線通信中的通信方法。
有益效果
本公開的各方面提供了一種無線通信系統中的有效的通信方法。
附圖說明
從以下結合附圖的描述,本公開的某些實施例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優點將變得更加明顯,其中:
圖1A是圖示根據實施例的LTE系統的配置的圖;
圖1B是圖示根據實施例的LTE系統的無線電協議結構的圖;
圖1C圖示根據實施例的由用戶設備(UE)和基站(NB)執行隨機接入的過程;
圖1D圖示根據實施例的在上行鏈路(UL)數據傳輸期間UE與下一代節點B(基站)(gNB)之間的消息流的示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未經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8006362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