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聚縮醛共聚物和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80062380.2 | 申請日: | 2019-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527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4 |
| 發明(設計)人: | 喜來直裕;增田榮次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理塑料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8G2/22 | 分類號: | C08G2/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縮醛 共聚物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通過導入具有新型結構的基團從而提供生產率、機械特性優異的新型聚縮醛共聚物和其制造方法。本發明的目的通過如下聚縮醛共聚物而實現:其是至少使三氧雜環己烷和(A)式(1)所示的硅氧烷化合物共聚而得到的。(式(1)中,分別地R1表示碳數1~6的一價脂肪族烴基或碳數6~10的芳香族烴基,X表示R1或具有環氧基的有機基團。其中存在多個的X中的2個以上為具有環氧基的有機基團,存在多個的R1、X任選分別相同或不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產率、機械特性優異的新型的聚縮醛共聚物和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聚縮醛樹脂在機械特性、熱特性、電特性、滑動性、成型性等方面具有優異的特性,主要作為結構材料、機構部件等而廣泛用于電氣設備、汽車部件、精密機械部件等。但是,隨著聚縮醛樹脂的應用領域的擴大,所需特性存在日益高度化、復合化、特殊化的傾向。作為這種所需特性,要求在維持聚縮醛樹脂原本所具有的優異的滑動性、外觀等的同時對機械強度進一步改善。
對此,若僅出于提高剛性的目的,則通常為向聚縮醛樹脂中填充纖維狀填料等的方法,但該方法存在由纖維狀填料等的填充導致的成型品的外觀不良、滑動特性降低等問題,進而存在韌性降低的問題。
另外,對于聚縮醛共聚物而言,已知通過減少共聚單體量而在實質上不損害滑動性、外觀的前提下使剛性提高,但在減少共聚單體的方法中,發生不僅韌性降低且聚合物的熱穩定性也降低等問題,并不一定能夠符合要求。
還嘗試了通過導入分枝結構來提高剛性,但根據共聚單體的種類,在將陽離子聚合催化劑、尤其將質子酸作為聚合催化劑的情況下,有時會延遲聚合的引發,突然爆發性地發生聚合,從生產穩定性的方面出發也存在課題。
例如,關于聚縮醛共聚物,提出了一種使三氧雜環己烷與在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縮水甘油醚基的化合物共聚得到的共聚物(專利文獻1)。但是,在聚合中使用作為官能團而具有多個以縮水甘油醚基為代表的環氧基和醚氧的化合物的情況下,在聚合穩定性方面殘留有課題。尤其是將質子酸用于聚合催化劑時,在低催化劑量下不發生聚合,若提高催化劑量,則發生在不規律的誘導期之后突然發生劇烈的聚合反應的現象,難以控制聚合。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163944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通過導入具有新型結構的基團從而提供生產率、機械特性優異的新型聚縮醛共聚物和其制造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來實現。
1.一種聚縮醛共聚物,其是至少使三氧雜環己烷和(A)式(1)所示的硅氧烷化合物共聚而得到的。
(式(1)中,分別地R1表示碳數1~6的一價脂肪族烴基或碳數6~10的芳香族烴基,X表示R1或具有環氧基的有機基團。其中存在多個的X中的2個以上為具有環氧基的有機基團,存在多個的R1、X任選分別相同或不同。)
2.根據前述1所述的聚縮醛共聚物,其是進一步使(B)在環內具有碳數2以上的氧亞烷基的環狀縮醛化合物共聚而得到的。
3.根據前述1或2所述的聚縮醛共聚物,其中,前述具有環氧基的有機基團為2-(3,4-環己基)乙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理塑料株式會社,未經寶理塑料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8006238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