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信道編碼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80060226.1 | 申請日: | 2019-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036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2 |
| 發明(設計)人: | 喬云飛;宋娟;杜穎鋼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楊澤;劉芳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信道編碼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提供一種信道編碼方法及裝置。該方法包括:獲取A個待編碼信息比特,根據交織序列將所述A個待編碼信息比特和L個CRC比特映射到第一比特序列,所述L個CRC比特根據所述A個待編碼信息比特和CRC多項式得到,所述交織序列從預存的交織序列表中得到,或者,所述交織序列根據最長交織序列得到,所述A+L小于或等于Kmax,所述Kmax為所述最長交織序列的長度,對所述第一比特序列進行編碼。從而既能降低編碼延遲,也使得譯碼具有早停的能力,可以提前結束譯碼,降低譯碼延遲。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信道編碼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通信系統通常采用信道編碼提高數據傳輸的可靠性,保證通信的質量。Polar(極化)碼是第一種在理論上能夠被證明“達到”信道容量的信道編碼方法。Polar碼是一種線性塊碼,其生成矩陣為GN,其編碼過程為是一個二進制的行矢量,長度為N(即碼長);且這里BN是一個N×N的轉置矩陣,例如比特逆序轉置矩陣,在實際實現中也可以不用BN;定義為log2N個矩陣F2的克羅內克(Kronecker)乘積,x1N是編碼后的比特(也叫碼字),與生成矩陣GN相乘后就得到編碼后的比特,相乘的過程就是編碼的過程。在Polar碼的編碼過程中,中的一部分比特用來攜帶信息,稱為信息比特,信息比特的索引的集合記作A;中另外的一部分比特置為收發端預先約定的固定值,稱之為凍結比特,其索引的集合用A的補集Ac表示。
在譯碼端,Polar碼可以采用串行抵消列表(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SCL)譯碼算法,從第1個比特開始順序譯碼,在譯碼過程中保留多個候選譯碼結果,以第1個比特作為根結點進行路徑擴展,采用一個度量值對該路徑進行評估,該度量值隨著路徑的擴展按照預定的規則動態更新。每一次擴展(譯碼下一個比特)時,保留當前層中具有最優路徑度量的 Lx條候選路徑,直到擴展到最后一層(譯碼最后一個比特),最終輸出Lx條候選路徑中度量值最優的路徑作為譯碼輸出。
為了提高Polar碼的性能,可以在Polar外級聯具有校驗能力的外碼,CA-Polar碼是級聯循環冗余校驗(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碼的Polar碼。CA-Polar碼的編碼過程為:對待編碼信息的信息比特進行CRC編碼,得到CRC編碼后比特序列,CRC編碼后比特序列包括信息比特和CRC比特,接著對CRC編碼后的比特序列進行Polar編碼。CA-Polar碼的譯碼采用CA-SCL(CRC-Aided 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譯碼算法,在SCL譯碼結束后,對SCL譯碼輸出的Lx條候選路徑進行CRC校驗,將通過CRC校驗的候選路徑作為譯碼輸出結果,若無候選路徑通過CRC校驗,則判定譯碼失敗。因此CA-Polar碼在信道譯碼結束后才能進行CRC校驗,其譯碼失敗的譯碼過程所占用時間與譯碼成功的譯碼過程所占用時間相同。在無線通信系統的控制信道下行盲檢場景中,通常需要嘗試譯碼數十次,而其中最多只有一次能夠譯碼成功,若對譯碼失敗的譯碼嘗試能夠提前停止(早停),則可以有效的降低整個盲檢的譯碼延遲以及平均的能耗。分布式CRC編碼作為一種具有早停能力的CRC編碼方式被提出,分布式CRC編碼在傳統的CRC編碼結束后引入交織操作,即將CRC編碼得到的CRC比特分布到信息比特之間。在譯碼端的SCL譯碼過程中,在譯碼結束前的某一時刻,當所有的候選路徑均無法滿足已經完成譯碼的部分CRC比特的校驗時,可以提前結束譯碼。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信道編碼方法及裝置,采用了分布式CRC的機制,使得譯碼具有早停的能力,降低譯碼延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8006022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