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逆變器單元、馬達單元在審
申請號: | 201980054999.9 | 申請日: | 2019-08-23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022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發明(設計)人: | 巖上直記;齋藤恒之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電產艾萊希斯株式會社 |
主分類號: | H02M7/48 | 分類號: | H02M7/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于靖帥;黃綸偉 |
地址: | 日本神***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逆變器 單元 馬達 | ||
1.一種逆變器單元,其能夠安裝于馬達,其中,
該逆變器單元具有:
電源部,其包含逆變器電路;
電容器,其與所述電源部連接;
冷卻部,其對所述電源部進行冷卻;以及
逆變器箱體,其收納所述電源部、所述電容器和所述冷卻部,
所述逆變器箱體具有底壁、從所述底壁的周緣向上側延伸的筒狀的側壁以及將所述底壁的下表面朝向馬達固定的馬達連接部,
所述冷卻部和所述電容器在沿著所述底壁的上表面的方向上排列而配置在所述底壁上,
所述電源部位于所述冷卻部的上側,
所述電容器的下表面比所述冷卻部的下表面靠下側,
所述電源部的上表面和所述電容器的上表面沿著同一平面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逆變器單元,其中,
該逆變器單元具有與所述電源部連接的控制基板,
所述控制基板位于所述電容器的上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逆變器單元,其中,
所述電源部具有對電流進行轉換的半導體模塊和驅動所述半導體模塊的電源基板,
所述半導體模塊位于所述冷卻部上,
所述電源基板位于所述半導體模塊上。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逆變器單元,其中,
所述逆變器箱體具有收納所述電源部的第1收納室和收納所述電容器的第2收納室,
所述第2收納室配置有連接從外部電源裝置延伸的布線和所述電容器的電源連接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逆變器單元,其中,
所述電源連接部具有第1固定部件,該第1固定部件連接從所述電容器延伸的電容器輸入端子和位于所述布線的終端的布線端子,
所述逆變器箱體具有從上側至少覆蓋所述電源連接部的罩部件,
能夠在拆下所述罩部件的狀態下從上側操作所述第1固定部件。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逆變器單元,其中,
所述罩部件具有:
罩主體,其與所述側壁的上端連接,從上側覆蓋所述電源部和所述電容器;
訪問端口,其設置于所述罩主體,在所述電源連接部的上側開口;以及
端口罩,其可裝卸地安裝于所述訪問端口。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逆變器單元,其中,
所述電源連接部具有:
第1固定部件,其連接從所述電容器延伸的電容器輸入端子和位于所述布線的終端的布線端子;以及
第1端子支承臺,其從下側支承所述電容器輸入端子和所述布線端子,
所述第1固定部件將所述電容器輸入端子和所述布線端子固定于所述第1端子支承臺。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逆變器單元,其中,
所述第1端子支承臺具有多個固定有所述電容器輸入端子和所述布線端子的第1端子固定部,
多個所述第1端子固定部在與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配置,
在相鄰的所述第1端子固定部之間配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1分隔壁。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逆變器單元,其中,
在所述逆變器箱體內具有連接所述電源部和所述電容器的電路連接部,
所述電路連接部具有:
第2端子支承臺,其從下側支承從所述電源部延伸的逆變器輸入端子和從所述電容器延伸的電容器輸出端子;以及
第2固定部件,其連接所述逆變器輸入端子和所述電容器輸出端子并且固定于所述第2端子支承臺。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逆變器單元,其中,
所述第2端子支承臺具有多個固定有所述逆變器輸入端子和所述電容器輸出端子的第2端子固定部,
多個所述第2端子固定部在與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配置,
在相鄰的所述第2端子固定部之間配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2分隔壁。
11.一種馬達單元,其具有:
權利要求1至10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逆變器單元;以及
所述馬達,其被所述逆變器單元供給交流電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電產艾萊希斯株式會社,未經日本電產艾萊希斯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80054999.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