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阻尼軸承及阻尼有效
| 申請號: | 201980053611.3 | 申請日: | 2019-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1348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4 |
| 發明(設計)人: | 石丸英嗣;武內遼太 | 申請(專利權)人: | 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C27/00 | 分類號: | F16C27/00;F16C27/06;F16C32/06;F16F15/023;F16F15/04;F16F1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 地址: | 日本兵庫***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阻尼 軸承 | ||
本發明具備:支持旋轉軸的軸承部;和位于軸承部的外周,在半徑方向上具有規定的厚度且外表面安裝于結構部的筒狀部;軸承部構成為在旋轉軸之間形成規定的軸承間隙支持旋轉軸的靜壓軸承構成;筒狀部具有在外表面和內表面之間沿軸方向貫通,在周方向延伸的規定寬度的面狀狹縫;面狀狹縫在筒狀部的周方向上隔開規定間隔地形成多個;多個面狀狹縫形成為從筒狀部的外表面的開放端沿半徑方向延伸,在外表面和內表面之間圓弧狀地延伸至周方向的規定位置;在沒有面狀狹縫的位置設置有從筒狀部的外表面不通過面狀狹縫地貫通軸承部的軸承流體供給孔。由此,構成可以用于小型機械的軸承,具有能衰減來自旋轉軸的振動的阻尼功能的阻尼軸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具有阻尼功能的阻尼軸承及阻尼。
背景技術
以往,為了支持各種旋轉軸而使用多種軸承。軸承有滾動軸承、滑動軸承、靜壓軸承等。另一方面,旋轉軸在固有的轉速范圍和負荷條件下產生過大的振動。因此,衰減旋轉軸的振動對于旋轉機械的高性能化是必要的。
作為用于抑制過大的振動的現有技術,有些通過軸承的部分衰減振動。例如,具有設置于滾動軸承的外周部分,衰減向軸承傳遞的半徑方向的振動的筒狀的阻尼元件(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以及專利文獻2)。這些阻尼元件中,筒狀體的內表面和外表面之間形成狹縫,通過向該狹縫的內部供給的粘性流體發揮阻尼效果。
又,作為其它的現有技術提出了阻尼軸承。阻尼軸承具有支承旋轉軸的軸承、用于以適當的剛度支持軸承的對中彈簧、和用于衰減振動的阻尼。作為阻尼軸承的現有技術,例如在內側圈(rim)和外側圈之間具備介由S字狀的對中彈簧而同心配置的阻尼橋(damperbridge)(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該阻尼軸承中使用氣體軸承,阻尼橋兩側的內側圈和外側圈之間配置有一體型的絲網阻尼。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27858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7-56976號公報;
專利文獻3:美國US8083413B2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另外,作為一種軸承有靜壓軸承。靜壓軸承中的氣體軸承具有能以低摩擦應對高速旋轉,與油潤滑的滑動軸承和滾動軸承不同能使軸承部無油(oil-free)的優點。然而,氣體軸承有振動衰減小的缺點。又,使用氣體軸承的高速旋轉機械大多小型且受空間制約嚴重。
然而,即使要將氣體軸承與上述專利文獻1、2記載的阻尼元件組合,由于專利文獻1、2中未公開向軸承部供給氣體的機構和分離氣體與粘性流體的機構,因此不能與氣體軸承組合使用。
又,上述專利文獻3由于在軸承的軸方向的中央部分介由S字狀的對中彈簧設置阻尼橋,因此半徑方向的尺寸較大,難以采用為小型機械的軸承。又,S字狀的對中彈簧的部分不能配置絲網阻尼(阻尼元件),該部分無衰減作用因此衰減較弱。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軸承為氣體軸承,半徑方向的尺寸能較小,具有能使整個軸方向有助于衰減的阻尼功能的阻尼軸承及阻尼。
解決問題的手段: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阻尼軸承具備:支持旋轉軸的軸承部;和位于所述軸承部的外周,在半徑方向具有規定的厚度且外表面安裝于結構部的筒狀部;所述軸承部由在與所述旋轉軸之間形成規定的軸承間隙地支持該旋轉軸的靜壓軸承構成,所述筒狀部具有在外表面和內表面之間沿軸方向貫通,在周方向延伸的規定寬度的面狀狹縫;所述面狀狹縫在所述筒狀部的周方向上隔開規定間隔地形成多個;多個所述面狀狹縫形成為從所述筒狀部的外表面的開放端沿半徑方向延伸,在外表面和內表面之間圓弧狀地延伸至周方向的規定位置;在沒有所述面狀狹縫的位置處具備從所述筒狀部的外表面不通過所述面狀狹縫地貫通至所述軸承部的軸承流體供給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未經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8005361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