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鑄造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980052992.3 | 申請日: | 2019-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667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13 |
| 發明(設計)人: | M·布安德克爾;M·蘭斯邁耶;T·斯托克哈默爾;R·韋伯 | 申請(專利權)人: | 費爾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7/08 | 分類號: | B22D7/08;B22D9/00;B22D17/22;B22D17/26;B22D33/04 |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劉盈 |
| 地址: | 奧地利***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鑄造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由金屬制造鑄件的方法和一種用于金屬鑄造的鑄造機(1),所述鑄造機具有至少一個模具(2),所述至少一個模具具有限定腔(3)的模腔件(4、5、6、7),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件(4、5、6、7)的至少一個第一部分的每個模腔件(4、5、6、7)能圍繞至少一個自身的第一轉動軸線(a、b、c、d)樞轉地支承,其中,整個模具連同所有的模腔件圍繞至少一個第二轉動軸線(e)支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金屬鑄造的鑄造機,所述鑄造機具有至少一個模具,所述至少一個模具具有限定至少一個腔的模腔件。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用于利用鑄造機由金屬制造鑄件的方法,所述鑄造機具有至少一個模具,所述至少一個模具具有限定腔的模腔件。
背景技術
在常規的鑄造機中產生如下問題:在打開模具之后難以接近所述模具的內部。這特別是在取出模具并隨后由工人對所述模具進行維護時可能成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并提供具有改善的操作的一種鑄造機和一種方法,借助于所述鑄造機和所述方法,使用者也能夠更容易地對模具進行維護、清潔或再處理、特別是修整。
根據本發明,所述目的利用開頭所述類型的鑄造機以如下方式實現:所述模腔件的至少一個第一部分的每個模腔件能圍繞至少一個自身的第一轉動軸線樞轉地支承,其中,整個模具連同所有的模腔件圍繞至少一個第二轉動軸線支承。
根據本發明的解決方案能實現優化地接近模具的內部,由此,一方面提高生產率,并且另一方面顯著地改善在維護模具時的人體工學。特別是,殘留物、例如砂料可以簡單地通過重力作用從腔去除。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優選的變型方案,所述模具可以能圍繞第二轉動軸線樞轉地支承在鑄造機的模具支架上。
在本發明的一種進一步改進方案中,所述模腔件的所述至少一個第一部分的模腔件可以能轉動地支承在模具的一部分上。
為了不僅簡化脫模,而且改善對模具的內部的可接近性,所述模腔件的所述至少一個第一部分的模腔件中的每個模腔件也能橫向于或斜向于其至少一個第一轉動軸線移動地支承。
優選的是,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轉動軸線橫向于或斜向于豎直線和/或模具的中軸線定向。
根據一種有利的變型方案,所述至少一個第一轉動軸線中的至少一部分第一轉動軸線可以橫向于或斜向于豎直線和/或模具的中軸線定向。
可以通過如下方式進一步改善對模具內部的接近:所述第一轉動軸線中的至少一部分第一轉動軸線平行于第二轉動軸線定向和/或所述第一轉動軸線中的至少一部分第一轉動軸線橫向于或斜向于第二轉動軸線定向。
可以通過如下方式獲得非常大的敞開區域和非常好的維護特性:所述至少一個第一部分的模腔件能圍繞其第一轉動軸線樞轉至少30°。
可以通過如下方式顯著地改善在維護模具時的人體工學:所述至少一個模具能圍繞所述第二轉動軸線樞轉至少80°的角度、特別是80°至120°的角度。
根據一種不僅在鑄造方面而且在維護方面表現出非常好特性的實施方式可以規定,所述模具能圍繞所述第二轉動軸線從模具的中軸線豎直地定向的位置樞轉80°至120°之間。
在取出鑄件和維護模具方面有利的是,所述模腔件的所述至少一個第一部分包括所有如下模腔件:在模具的關閉狀態中通過這些模腔件限定腔的至少四個側部。本發明的這種變型方案經由敞開的側部允許對模具的內部的接近。
特別優選的是,所述模腔件的所述至少一個第一部分具有至少三個模腔件、特別是四個模腔件。
通過如下方式實現對模具的內部非常好的接近:所述第一轉動軸線中的至少三個第一轉動軸線設置在腔的不同的側部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費爾有限公司,未經費爾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8005299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